《李端·鳴箏》唐詩賞析,《鳴箏》原文與注釋
李 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①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注釋】 ①金粟柱:柱就是弦樂器上安弦的軸,其上飾以金粟,故名。玉房:對房室的美稱。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少女戀情的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過對一個富有意味的細節 (“誤拂弦”) 的描寫,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處在熱戀中的少女的形象。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這兩句寫少女坐在華美的房舍前面,彈著華麗的古箏。這里沒有說是一個人還是好幾個人,可能是幾個人在一起彈奏。這是因為下面兩句的意思是說這位姑娘為了得到自己心上人的眷顧而頻頻拂錯了弦,顯然這里不只是她一個人。“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的典故出自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說周瑜作建威中郎將時才二十四歲,國人皆呼為周郎。他精通音樂,凡是演奏有誤,一定會被他發覺。當時人說: “曲有誤,周郎顧”。這里當然是用 “周郎” 代指這位姑娘的心上人。但對“誤” 的原因歷來有這樣的解釋,清人徐增在《而庵說唐詩》 中說: “婦人賣弄身分,巧于撩撥,往往以有心為無心。手在弦上,意屬聽者。在賞音人之前,不欲見長,偏欲見短。見長則人審其音,見短則人見其意”。這里將“誤拂弦” 的原因歸結為婦人的賣弄與做作。當然,這位姑娘 “誤拂弦”的間接原因已經很清楚了,是 “欲得周郎顧”,但她并不是因此而搔首弄姿,故意“誤拂弦”。而是由于她感情太飽滿,心情太激動了。因為她的情人就在眼前,她時時刻刻盼望她的心上人給她投來會心的一瞥,因而她不知不覺地頻頻地拂錯了弦。這才是她“誤拂弦” 的直接原因。這是她的真情流露,并不是有心機地勾引別人。所以,用“時時誤拂弦” 來描寫姑娘的動作和心理是很細膩很精彩的。
由此可見,這首詩并不是寫一個姑娘的 “邀寵”,而是寫一個處于熱戀中的姑娘的真感情的自然流露。
上一篇:《鄭畋·馬嵬坡》唐詩賞析,《馬嵬坡》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維·鹿柴》唐詩賞析,《鹿柴》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