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很有名的諷刺詩,但作者為誰,說法不一,一說林升,一說林外,一說林洪,這里,我們仍依最流行說法,定為林升。
靖康之亂,中原淪陷,徽、欽二帝被擄北去,成了金國的階下囚,北宋滅亡。1127年,康王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建立南宋朝廷。不久他以杭州為臨時都城,改稱臨安。當時的杭州,不僅地勢重要,物富民康,而且湖山風光秀麗優美,甲于江南。趙構定都臨安之后,大興土木,一時宮殿樓閣、廟宇臺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西湖上笙笛簫管,歌舞酒宴,終日不絕。君臣們陶醉其間,樂不思蜀。林升是一位士人,他眼見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統治者甘心偏安一隅,含垢忍恥,沉湎于享樂。一種對國家興亡的強烈責任感油然而生,于是提筆在旅舍中寫下了這首墻頭諷刺詩。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一開篇,即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所謂歌舞升平的繁華圖。山外有山,樓外有樓,極言青山之多,樓臺之密,空間上有層次豐富之妙。次句感嘆湖中樓上終朝歌舞,無休無止給人以時間上的綿延不盡之感。這二句詩看似尋常,實則緊緊抓住了統治者最有代表性的形象:華居,享樂,筆力千鈞!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風暖氣和,湖光艷麗,權貴們沉溺于西湖,早把恢復失土的事置之腦后。這些醉生夢死之徒把杭州看成為汴州一樣,仍舊只知尋歡作樂,棄汴京故地而不問,置祖宗大仇而不報。末句足以發人深思,能喚起人們恢復中原失土的愛國激情和對統治者的憤恨。同時它也暗示著南宋小朝廷未來的命運。昔日汴京城內,街上車水馬龍,行人接踵摩肩,何其繁華?而最后終為金人占有,連國君之命都保不住。今日的君臣們不以此為鑒,仍圖眼前之樂,則他日難免重蹈復轍,走北宋的老路呢!至此,全詩主旨得到升華。
這首詩語雖平淺,含蘊良深。既有對國家興亡之感慨,又有對君臣偷安之憤恨。結句意在言外,含義雋永,耐人尋味。加之聲調和諧,音節優美,讀來如行云流水,故至今猶膾炙人口。
紹興、淳熙之間,頗稱康裕,君相縱逸,耽樂湖山,無復新亭之淚。士人林升者,題一絕于旅邸云。(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二)
上一篇:《韓幹馬十四匹·蘇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題王導像·汪元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