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帝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北)兵敗被俘,被拘于船上。第二年正月,元軍追擊在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杰,強迫他隨船同往勸降,他就寫了這首詩以明志。詩是經過零丁洋時寫的,故以為題。
文天祥
開篇兩句總敘,先寫身世,謂自己由科第出身,步入仕途,即遭逢無限辛酸痛苦。次言報國經歷。“干戈寥落”,指戰亂連續不斷,當時元兵南下,戰火遍地。“四周星”,指四周年,文天祥自1275年起兵“勤王”,到這時正是四年。這句中既包容了自己孤軍奮戰的艱危歷程,又展示了國家這幾年被戰亂困擾的現實。次聯上句承二句寫國破的慘象,下句承首句寫身危的遭際。國家情況如“風飄絮”,個人經歷如“雨打萍”,比喻形象,不僅生動貼切,富于感情色彩,而且把個人身世與國家存亡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顯得分外沉痛感人。
五、六句實寫,先敘“惶恐灘”兵敗時九死一生的險境,從“山河”句轉出。“惶恐灘”,在江西萬安縣,是贛江十八灘之一。次言兵敗被俘的無奈心情,承“身世”句而來。“說惶恐”,不是自說惶恐,而是和戰士們共說國事之艱危令人惶恐不安;“嘆零丁”,不是自嘆孤苦零丁,而是嘆國破家散,戰士死難,而自己卻殘生獨存。這里用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觸景生情,以雙關修辭方式巧妙造句,把記實與感受糅合在一起,蘊蓄著深厚的忠憤之情,增強了感人的力量。
最后二句一筆宕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上句用激問法提出問題,發人深思;下句斬釘截鐵直抒胸臆,表達了為國捐軀的耿耿丹心和崇高無比的磅礴正氣。“照汗青”,即照耀史冊。古無紙,寫史常刻于竹板,竹板須烘烤去汗(水),故曰汗青,此借指史冊。兩句把個人的誓死報國的理想,上升為所有愛國志士的共同心愿,警辟而含義深遠,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歷來被人們引為座右銘。
此詩事例典型,運筆縱橫,結構承接自然,層層深化,敘事和抒情相互融合,同時比喻貼切,雙關巧合,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巨大的感染力。
上一篇:《登快閣·黃庭堅》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