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
秦淮浪白蔣山青,西望神州草木腥。
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緣無淚灑新亭。
王導,字茂弘,瑯琊臨沂(今屬山東)人。西晉末,為瑯邪王司馬睿獻策移鎮建康(今南京市)。東晉建都建康,王導為丞相,歷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官至太傅,是東晉很有名望的大臣。汪元量這首《題王導像》詩,并不是為評價王導的功過而作,而是借古喻今,感嘆亡國的慘象,對南宋大臣們進行尖銳地諷刺。情詞凄絕,蒼涼悲戚。
前二句在點明地點以后,立即觸及到了嚴酷的現實生活。蔣山即鐘山,秦淮河與鐘山均是建康的主要景點,詩人借此二地指代建康。建康是東晉國都,又是王導的主要活動場所,這樣也就扣住了題意。更重要的是詩人以建康為出發點,向西北望去,滿眼神州大地,皆是淪陷區。淪陷區的人民正處在異族統治下,苦難深重,連草木也散發著血腥味?!安菽拘取比謽O寫淪陷區廣大人民日夜處在腥風血雨之中的一片慘象,也表達了詩人對中原廣大人民苦難的深深同情。
后二句“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緣無淚灑新亭”,情調更為哀惋凄絕。夷吾,春秋時齊國的賢相管仲,字夷吾。管仲擔任齊相,使齊國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并協助齊桓公長期稱霸于諸侯。東晉南渡后,時人又稱王導為“江左夷吾”以贊頌他的功績。王導曾幾次主持北伐,雖大都敗績,但卻能較好地保守江南半壁江山?!靶峦ぁ?,亦名勞勞亭,三國吳筑,故址在今南京市東南?!妒勒f新語》記載:過江的晉室士大夫中的不少人,每到天氣晴朗的日子,就相邀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飲宴。坐中有人感嘆地說:“風景無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大家都相視流淚。只有丞相王導愀然變色,說“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這就是著名的“新亭對泣”故事。陸游《追感往事》詩中,有“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對泣亦無人!”感情極其沉痛。汪元量翻用陸游詩意,意謂希望江左夷吾帶領我們打出江左,克復神州,那真是奢望啊!我們要求保住東南半壁河山還不可得呢!因為南宋的大臣們只是一味地對敵人妥協求和投降,只求偷安江南,連灑淚新亭、痛悼亡國失土的感情也沒有了!
這首詩借題王導像,抒發詩人異常沉痛的亡國之哀愁。借古喻今,詠史與刺世,歷史與現實都結合得很好。短短二十八字,卻包涵著巨大的感情容量。
上一篇:《題臨安邸·林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題竹石牧牛(并引)·黃庭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