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酒時傾一兩杯,船門才閉又還開。
好山萬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
詩人楊萬里一生三度立朝,又多次外任地方官。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詩人五十四歲,受命赴提舉廣東茶鹽任。正月,他從家鄉江西吉州出發,溯贛江而上,二月,越大庾嶺,三月抵達廣州,沿途寫了不少詩。謝潭當是贛江上游的地名。
乘舟旅行別有一番風味,若風順帆滿,舟行迅疾,會感到十分快意;若是風平浪靜,江流曲緩,則可欣賞沿江風光,飽享眼福。這首詩卻寫了舟行中另一種雅趣:邊飲酒,邊賞景、吟詩。
“碧酒時傾一兩杯”,遇著好景,飲一兩杯酒,這酒當是竹葉青之類的青色好酒。品美酒、賞美景,悠哉游哉,興味多濃。“船門才閉又還開”,“船門”,當指船簾。前一首有“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幃急看紫巉巖”之句,說山峰剛映在白色的船簾(“幃”)上,急忙拉開簾,看險峻的紫色峰巒。此當為舟行速之時。這句是說,一個美好的山景過去,放下船簾,又一個好景過來,再拉開簾來,船緩緩地行,酒慢慢地飲,景細細地賞,詩人雅興方濃,意態從容。
“好山萬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這是詩人觀賞到的又一個奇妙景象。中國山水畫常用“皴法”來表現山石、峰巒的各種紋理皺褶,有所謂披麻皴、卷云皴、解索皴、折帶皴等等,詩人將畫法移于詩,以萬皺來形容山之美,使人感到如在圖畫中。讀這一幅“畫”,我們還感受到作者的幽默風趣,似乎這“好山萬皺”,不是被作者發現,卻是被斜陽“拈出來”的。“拈”原意是用兩指夾取,這里有顯示出、展示出之意。就是說,山的萬皺,只是在斜陽的映照下,才全部顯示出來,功績應歸斜陽!一“拈”字,顯得新穎生動、更有詩趣。
楊萬里詩擅長寫生,詩人仿佛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速鏡頭捕捉住稍縱即逝、妙趣橫生的一瞬,使一瞬間留在永恒中。這首詩是一幅絕妙的快速寫生,給讀者以新穎而又雋永的美感。
上一篇:《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林逋》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曾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