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黃紹竑·好事近·參加國共和談·之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北國正花開,已是江南花落。剩有墻邊紅杏,客里
愁寂寞。此時為著這冤家,誤了尋春約。但祝
東君仔細①,莫任多飄泊。
【注釋】 ①東君:司春之神。出自屈原所作 《楚辭·九歌》,也可為日神。
【鑒賞】 這首詞也是黃紹竑 1949年參加國共和談時作的,比前一篇稍晚。當時和談已經開始,我黨從人民大眾的利益出發,以開闊的胸襟歡迎國民黨就時局進行談判。但國民黨卻冥頑不化,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抵制我黨提出的條件,借以拖延時間,期望美國出面干涉,致使談判進退兩難,無法繼續,作者有感于此而作該詞。開篇沒有正面入題,而是以一組鮮明的對比揭示了時局,“北國”、“花開”、“江南”、“花落”都不僅僅是寫實景,而且包含了深遠的意蘊。前兩者指代我黨勢如破竹的攻勢,革命事業如火如荼; 后兩者則指蔣家王朝龜縮在長江以南,夢想以長江天險和美帝之援劃江而治,如喪家之犬。作者當時雖身為國民黨黨員,但已萌發自由民主思想,落筆成此句,是不足為奇的。而作為江南故人的作者,深知在這樣的時節,江南定有 “紅杏” 出墻,在百花凋落之季,定如詞人自己一樣感嘆著 “寂寞”。作者筆法婉轉細膩,道出了自己在和談中復雜的心境。而在如此美好的北國春光中,本來是應該好好去踏青游覽的,但卻 “為著這冤家”,而 “誤了尋春約”。看似作者可惜錯過了 “尋春約”,而實際上是以這種俏諧的筆法,譴責了國民黨冥頑不化,使談判無法順利進行,誤了國家和民族的大好春色。筆法委婉可見一斑! 末兩句以 “東君” 指中國共產黨,希望我黨拿定主意,認真解決問題,不要任其飄泊,坐失良機,寄寓了作者深切的祝愿。全詞讀來一氣呵成,文筆流麗、辭藻素雅,幽深蘊藉中見平易,通俗平淡中見奇崛。詞中多用借代,善用典故,深心寄意,文思遠致。
文章作者:申衛東
上一篇:愛國詩詞《黃紹竑·好事近·參加國共和談·之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陳玉樹·乙酉春有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