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王昌齡前四首《從軍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唐代戍卒守衛邊境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烽火城西百尺樓》、《琵琶起舞換新聲》重在表現征人的思鄉之情,《青海長云暗雪山》則由鄉思轉而寫征人們的戰斗熱情和必勝的信心,而這一首《大漠風塵日色昏》從感情上說則更為熱烈,戰斗的場面直寫至捷報傳來,征人們情緒高昂,充滿著勝利后的喜悅之情。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兩句渲染了戰斗環境的艱苦和臨戰氣氛。漫無邊際的廣漠,狂風怒吹,天昏地暗,太陽為之失色。“日色昏”的“昏”字,不僅狀出征時風沙飛揚,天昏地暗之“昏”,且狀戰前蕭條、悲涼之氣氛。“紅旗半卷出轅門”一句是動態的描寫。“紅旗半卷”點明軍事行動,士兵們在旗幟前導下,銜枚疾行,義無反顧。前句悲涼,這句悲壯,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概。從詩歌的形象講,在黃沙飛舞之中,突現一角紅旗和一隊鎧甲鮮明的戰士,色彩何等奇麗,直似一幅高手描摹的大漠行軍圖!
按通常而論,接下去的三、四兩句應寫唐兵與入侵的敵軍的交戰場面。“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在《國殤》中描繪的戰士為國而拋尸沙場的場面是十分感人的。但是王昌齡沒有這樣寫,他奇思逸想,一反常規,在行軍中忽然傳來前鋒部隊已生擒敵酋的消息。(吐谷渾讀如tu yu hun,為古部族名,屬鮮卑族,這里借指敵軍首領)這情節的發展似乎有點突然,但是從前二句將士出征時迅猛、凌厲的聲勢來看,這又并不意外。讀詩至此,我們似可眼見親聞唐軍士兵們的歡呼雀躍的情景。這是勝利的歡歌,是正義戰爭取得勝利的歡聲笑語,也是盛唐國力強盛的時代精神的反映。
畫面和感情上的大起大落,反映了王昌齡在創作絕句上的巧妙構思。一首絕句僅短短四行,能將豐富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王昌齡確稱得上是七絕的圣手!
評《從軍》諸作,皆盛唐高調,極爽朗,卻無一直致語。(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
上一篇:《從軍行七首(其二)·王昌齡》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