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俠《次張漢公言懷》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人間擾擾竟何營?只為蠅頭利與名。②
千里瘴鄉(xiāng)吾逐客,一簞窮巷子書生。③
文章相誤終須別,寵辱無關(guān)自不驚。
贏得白頭閑處坐,一竿風(fēng)月有誰爭?
【注釋】 ①次:次韻,和人的詩并依原詩用韻的次序。②千里瘴鄉(xiāng):瘴即瘴氣,舊指我國南部和西南部地區(qū)山林間濕熱蒸發(fā)致人疾病之氣。瘴鄉(xiāng):指作者被貶之地英州。③一簞窮巷:典出《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孔子贊美顏回安貧樂道的話,后用以比喻生活清苦。
【譯文】 人世間,擾擾攘攘,究竟為何這等鉆營?只為那,蠅頭大小的利與名。千里瘴鄉(xiāng),煢煢獨立——我,一個被逐之客;簞食陋巷,形影相吊——我,一介書生。文章誤我,最終須有一別;寵辱毀譽,我自處變不驚。但求那,兩鬢霜滿時,覓得一方清凈地,明月、清風(fēng)、數(shù)竿竹,誰再與我爭?!
【集評】 元·韋居安:“西塘先生鄭俠,字介夫……觀其妙年詠雪之作,其志趣已不凡。”(《梅磵詩話》卷上)
清·吳之振等:“俠少苦學(xué),其古詩疏樸老直,有次山、東野之風(fēng),不得以當(dāng)行格調(diào)律之。”(《宋詩鈔》)
【總案】 鄭俠當(dāng)時以“直聲聞天下”,故先后開罪于當(dāng)政用事者,自己因此進(jìn)牢房流放,吃盡苦頭。這首詩即被貶嶺南后所作。詩人為世風(fēng)不古而抨時譏世,因自身遭遇困頓而發(fā)憤激之言;詩人既不甘于隨波逐流,又無力挽狂瀾于既倒,那就只有退而去求莊老。詩直抒胸臆,氣勢奔放,對仗工致而自然,難得處是顯出詩人的獨特個性。
上一篇: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其三)》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張九成《次施彥執(zhí)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