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她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縷香——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像春風里一出夢,
像夢里的一聲鐘,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聽蟋蟀唱得多好,
看墓草長得多高;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她已經忘記了你,
她什么都記不起;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年華那朋友真好,
他明天就教你老;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如果是有人要問,
就說沒有那個人;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像春風里一出夢,
像夢里的一聲鐘,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導讀】
孩子,我忘不掉你啊!
此詩仍是為夭亡的長女聞立瑛而作的。作者越是說“忘掉”,越是證明他“忘不掉”。
世人表達對親友的痛悼時,常用“銘記”,但“真正的哀痛和追思并不需要用任何強制意味的語言來固定。”(李怡)
“忘掉她”是無奈之語、痛極之語,作者哀痛難當,寢食難安,視聽艱難,于是努力忘掉夭亡的女兒。“如果是有人要問,/就說沒有那個人”——她沒有來過,沒有來過。
孩子,你真的沒有來過嗎?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形容那個一閃而逝的、花兒一樣的女兒:她像“花瓣上的朝霞”“花心的一縷香”“春風里一出夢”“夢里的一聲鐘”,這些意象,都是虛空而急逝的事物,恰恰符合夭亡的立瑛。
“聽蟋蟀唱得多好,/看墓草長得多高”,她真的遠去了,與大地融為一體,與墓草成為一體。蟋蟀還在歌唱,但女兒已不再歌唱。大自然仍然生機而冷漠,女兒仍然無形而無聲,“我”的痛又有什么意義呢?忘掉她吧,如同忘掉一朵花——世上的花很多,忘掉一朵又怎么了。
女兒墳前的小花,留給作者深刻的印象。于是,作者的心一陣絞痛,思念的巖漿翻騰起來。
“年華那朋友真好,/他(它)明天就教你老”,“我”也要老去,也要死去,只是你,早走了一步。萬路歸一,我心何求。
還要說明,聞一多的此詩是對美國現代女詩人蒂絲黛兒同名詩歌《忘掉它》的借鑒。請看臺灣詩人余光中對該詩的翻譯:
忘掉它,像忘掉一朵花,
像忘掉煉過黃金的火焰,
忘掉它,永遠永遠。時間是良友,
他會使我們變成老年。
如果有人問起,就說正忘記,
在很早,很早的往昔,
像花,像火,像靜靜的足音
在早被遺忘的雪里。
對比之下,同學們是否意識到,不押韻是現代詩的最大優勢,押韻反而是枷鎖。
上一篇:聞一多《志愿》原文賞析
下一篇:聞一多《快樂》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