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其三)》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想見蘇耽攜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煙。①
騏驎墮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②
風雨極知雞自曉,雪霜寧與菌爭年?③
何時確論傾樽酒,醫(yī)得儒生自圣顛?④
【注釋】 ①蘇耽:傳說中漢代仙人。舊詩文中常以同姓的古人來相比況,這里以蘇耽比蘇轍。桑柘(zhe蔗):桑木與柘木。葉可喂蠶。這兩句想象蘇轍在筠州過著清貧的生活。②騏驎(qi lin其鄰):良馬,千里馬。比喻才智之士。虎豹:比喻朝廷中掌權的壞人。九天:謂天空最高處。二句對蘇轍志業(yè)未遂深表惋惜。③寧:豈。二句含義是: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志士還是能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的,不必跟小人們爭一日之短長。④確論:確實的議論。自圣顛:把自己當成是圣人的癲狂病。作者自注:“出《素問》。”
【譯文】 想到蘇耽這與我攜手相好的仙人,家在青山之中,桑田柘地冒出陣陣寒煙。騏驎一生下來,就想著要馳驅千里;而虎豹卻把守著天門,害怕人登上九重天。盡管風雨凄凄,我很相信雄雞還是能守時報曉的;耐霜傲雪的松柏又何必跟那些菌子去爭什么小年與大年?幾時才能跟您樽酒相傾,認真地討論,用什么方法醫(yī)治我們讀書人自大的狂癲?
【集評】 宋·任淵:“杜牧《題魏文貞》‘蟪蛄寧與雪霸期,賢哲難教俗士知’。詩意謂松柏冒霜雪,豈與朝菌較修短耶?”(《山谷外集詩注》卷九)
清·吳汝綸:“中四句妙絕天下,黃詩所以不朽,全賴此等。”(《唐宋詩舉要》卷六引)
今·潘伯鷹:“中間四句是苦煉出來的精彩句法。”(《黃庭堅詩選》第95頁,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今·錢鐘書:“按山谷整聯(lián)實點化晉唐習用儷詞,青神未識其全也。《風雨》詩當引末章之‘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山谷同時人曾子開《曲阜集》卷四《次后山陳師道兄寄韻》亦云:‘松茂雪霜無改色,雞鳴風雨不愆時。’與山谷此聯(lián)淵源不二。山谷不明言松柏,而以菌反襯耳。”(《談藝錄》第340頁,中華書局1984年版)
【總案】 作者次元明韻詩共四首,這是第三首。宋人作次韻詩,往往夸多斗快,越出越奇,力求各首的風格、情調都有各自的特色。像第一首(“半世交親”)較為和婉、溫雅,而這首卻雄奇恣肆,感情激越。詩中以遺世的仙人蘇耽比蘇轍,暗點其高潔的志行。中間四句,語意奇?zhèn)ィ庑郏此^的“橫空盤硬語”。既是贊賞,又是勸慰,感情深摯。以謔語作結,益見詩人心情的悲憤。全篇用筆生新多變,山谷所擅。
上一篇:陸游《楚城》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鄭俠《次張漢公言懷》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