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八月望夜無月有感二首(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素波涼暈淡曾城,怊悵三年此夜情。①
獨卷疏帷成默坐,暗蟲相應作秋聲。②
【注釋】 ①素波:指月光。從謝莊《月賦》“素月流天”句化出。涼暈:指月亮周圍的光環,這是月光經過云層中水分折射而形成的光象。因為是“秋月”故冠以“涼”字。曾:通“層”,這里含有高的意思。②疏?。褐赶∈璧恼趽蹰T窗的帷幕。
【譯文】 月色朦朧,隱約看到遠處的高樓;盼月何曾見清輝,惘然失意度過了三個中秋。無月可賞,獨自卷著帷幕,無聊默坐,只聽見蟲聲凄咽,此起彼伏,使人更加憂愁。
【集評】 今·李廷先:“含而不露,朦朧而不晦澀,寫得流暢自然,托物寄意,委曲地表達自己的心聲,有點唐人風味?!?《宋詩鑒賞辭典》第68頁)
【總案】 慶歷元年(1041)宋庠與宰相呂夷簡政見不合,罷參知政事,出知揚州;宋祁也托病請求外調,出知壽州,在慶歷三年(1043)寫下了此詩。同題第二首云:“正恨浮云無意緒,世間偏惱最明時?!痹诹硪皇住吨星锿Σ灰娫隆肺逖耘怕梢舱f:“此夜浮云惡,胡然溷太清。”可見,作者怨恨浮云蔽月,與李白“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臺》)意蘊相似,以此喻指邪佞之毀忠良。聯系到本詩寫作時間和背景,托意自明。從藝術表現角度看,此詩以“素波涼暈淡”五字描畫朦朧月色,結尾又以“暗蟲相應作秋聲”渲染烘托,確實寫得含蓄蘊藉,勝于第二首。
上一篇:楊萬里《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呂本中《兵亂后自嬉雜詩(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