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人》原文與翻譯、賞析
彭斯
跟華萊士流過血的蘇格蘭人①,
隨布魯斯作過戰的蘇格蘭人,
起來! 倒在血泊里也成——
要不就奪取勝利!
時刻已到,決戰已近,
前線的軍情吃緊,
驕橫的愛德華在統兵入侵②——
帶來鎖鏈,帶來奴役!
誰愿賣國求榮?
誰愿爬進懦夫的墳塋?
誰卑鄙到寧做奴隸偷生?——
讓他走,讓他逃避!
誰愿將蘇格蘭國王和法律保護,
拔出自由之劍來痛擊、猛舞?
誰愿生作自由人,死作自由魂?——
讓他來,跟我出擊!
憑被壓迫者的苦難來起誓,
憑你們受奴役的子孫來起誓,
我們決心流血到死——
但他們必須自由!
打倒驕橫的篡位者!
死一個敵人,少一個暴君!
多一次攻擊,添一分自由!
動手——要不就斷頭!
(王佐良 譯)
【注釋】 ①華萊士: 13世紀的蘇格蘭民族英雄, 曾大敗英軍, 但后為奸人出賣, 被處死。 ②愛德華: 指英王愛德華二世。
【賞析】 彭斯激進的民主主義思想中也含有民族獨立思想,為此,他寫下了大量的政治詩篇,《蘇格蘭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這首詩寫的是14世紀的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在大破英格蘭侵略軍的班諾克本一役(1314)之前向部隊作的號召,但表達出的卻是詩人自己的思想。詩人借布魯斯之口來抒寫他作為蘇格蘭人的愛國熱情,具有強烈的戰斗性和感召力。
“跟華萊士流過血的蘇格蘭人,隨布魯斯作過戰的蘇格蘭人。”詩人首先引出了歷史上蘇格蘭民族的兩個英雄人物,意在激起蘇格蘭人民的自豪感和自強自立精神?!捌饋?倒在血泊里也成——/要不就奪取勝利!”戰斗性的政治詩篇并不忌諱直白的言辭,而激烈的話語常常會造成震撼心靈的效果。要么死,要么奪取勝利,這種“不自由,毋寧死”的思想曾激勵了多少的革命者?!膀湙M的愛德華在統兵入侵——/帶來鎖鏈,帶來奴役!”布魯斯必須讓他的人民明白他們面臨的命運選擇,而彭斯則痛感他那時代的蘇格蘭人竟安于英格蘭的奴役。于是,詩人把兩種截然相反的品質作了鮮明的對照。是賣國求榮,爬進懦夫的墳塋,還是拔出自由之劍來痛擊敵人?任何人都須作出選擇,任何人都在經受考驗。詩人呼喊著:“生作自由人、死作自由魂” 的人 “跟我出擊”! 第五節再次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憑被壓迫者的苦難”,“憑你們受奴役的子孫”,沒有高深的理論,但十分有力; 它深深刺激著每一個求解放者的心:為了子孫的自由,必須流血到死。詩的末節帶有更強烈的現實性?!膀湙M的篡位者”、“暴君”,以此直指當時的英國統治者,“死一個敵人,少一個暴君!多一次攻擊,添一分自由!”話語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喚醒了許多曾在渾渾噩噩中偷生的人們,鼓舞他們從沉睡中起來,拿起武器去英勇戰斗。詩人最后告訴人們:別無選擇,不動手同樣會斷頭! 顯而易見,這首詩不是單純吟誦古代愛國志士的。詩人自己就曾說過,啟發他寫這首詩的不只是古代那場“光榮的爭取自由的斗爭”,還有“在時間上并不是那么遙遠的同類性質的斗爭”(指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使彭斯的革命熱情十分高漲。1792年他曾自費購炮準備捐贈法國,被英國政府截獲。后來他又因其革命言行被傳訊。但這并不能遏止他的革命熱情,寫于1794年的這首《蘇格蘭人》再次證明了他是個真正的革命戰士。
上一篇:《致北京》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蘋果樹下》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