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秀《雁蕩寶冠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行向石欄立,清寒不可云。
流來橋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盡,因吟過夜分。②
蕩陰當絕頂,一雁未曾聞。③
【注釋】 ①雁蕩:山名。分南北雁蕩。南雁蕩在浙江平陽西南,北雁蕩在樂清東。絕頂有湖,水常不涸,春歸之雁常留宿其間,故名雁蕩。此指北雁蕩。②夜分:夜半。③蕩陰:指絕頂之湖。
【譯文】 你往石欄上一站,立刻有說不出的清寒撲襲上身。那潺潺流來的是橋下的水?還是洞中的云?我真想在此長住,卻恰逢年關逼近,我因此作詩長吟在這夜半時分。這湖水啊!當在雁蕩絕頂,為什么,一兩聲雁叫也未曾聽聞? (王 洪譯)
【集評】 宋·黃升:“《寶冠寺》云:‘流來橋下水,半是洞中云。’用于武陵語也。(武陵《贈王隱人》云:‘飛來南浦水,半是華山云。’)”(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九引《玉林詩話》)
元·方回:“杜荀鶴‘只應松上鶴,便是洞中人’。此三四亦相犯。五六有味。”紀昀批:“疑人化鶴有理,疑水為云卻無理。此落套而又不善,其病不止相犯也。”(《瀛奎律髓匯評》卷四十七)
近·陳衍:“三四在四靈中最為掉臂游行之句。”(《宋詩精華錄》卷四)
今·金性堯:“末兩句始點出題意。詩人原先以為到雁蕩總能聽到雁聲,結果卻相反,同時又引起他的另一方面興趣。”(《宋詩三百首》第341頁)
【總案】 審美情趣不同,評價便大相徑庭。“最為掉臂游行”即最拿手,宋詩派的陳衍對此詩三四兩句,給予了充分肯定。今天看來,還是公允的。方回說它與杜詩相犯,實則一輕俗,一空靈,除了句法有點相似外,藝術境界是不可相提并論的。紀昀經常指責方回對四靈過于苛刻,此處他實際上也犯了同樣的錯誤。“疑水為云”為什么就“無理”?云由水氣構成,本身亦能隨風流動,二者之間發生這種聯想,原是極簡單、極自然的。紀昀作為一個有著豐富審美經驗的學者,根本不該犯這種錯誤。事實又一次證明,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
上一篇: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震《雪》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