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枋得《武夷山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②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釋】 ①武夷山,在福建崇安西南。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作者兵敗入閩,遂隱居于武夷山一帶,這首詩約作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
【譯文】 十年隱居,夢也不回家,徘徊于獨立的青峰腳下,棲息于悠悠野水之涯。天地沉寂寥落,山雨歇絕,我山中修身,幾世才能品格似梅花。
【集評】 今·程一中:“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間,以梅花品格期許,正是借此以言志。”(《宋詩鑒賞辭典》第1354頁)
今·金性堯:“詩寫天地寂寥,國破家亡后,自慶尚有梅花相伴,慰其志節。”(《宋詩三百首》第383頁)
今·倪其心、許逸民:“就武夷山中秋色,抒發家國之恨,表明堅守志氣,憤慨時人變節,是用賦而比興的表現手法,融會了宋玉《九辯》的悲秋的意境,因此情景空闊,氣勢悲戾,而含蓄深沉,誠摯感人,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宋人絕句選》第417頁)
今·范寧、華巖:“表現了詩人不與元朝統治者妥協,愿像梅花一樣傲霜凌雪的堅貞情操。”(《宋遼金詩選注》第477頁)
【總案】 武夷山是作者于宋亡后隱居之處,和古代的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一樣,作者此舉,為了不仕于元朝。伯夷、叔齊最后餓死首陽山上,作者也于屢征之際,絕食而亡。天地為自然象征,梅花為道德人格象征。末句以天地寂寥襯托修成梅花的愿望,則使人感到道德的高尚永恒,出于自然的永恒之上。
上一篇:劉瀾《桐江曉泊》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武夷玉女峰》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