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望云樓》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巴山樓之東,秦嶺樓之北。②
樓上卷簾時,滿樓云一色。
【注釋】 ①望云樓:此詩原總題為《守居園池雜題》,原詩共三十首,此為第十二首,是作者在洋州(治所在今陜西省洋縣)任知州時作。望云樓當是作者居宅內的一座樓。②巴山:又名大巴山、巴嶺,在今四川省東北部與陜西、湖北兩省交界處。主峰在陜西省南鄭縣南,四川省南江縣北。秦嶺:又名秦山,自今甘肅省天水市蜿蜒東行,橫亙于陜西省南部,直至河南省陜縣。主峰在陜西省長安縣南。
【譯文】 我登上望云樓,東望巍峨的巴山,北眺雄偉的秦嶺;山巒起伏,連綿不絕,朵朵云彩,繚繞山間。卷起簾子,煙霧騰涌而入,頃刻間,樓內樓外一色,若浮于蒼茫云海之間。
【集評】 宋·趙與虤:“《冷齋夜話》稱文與可詩精絕。《鷺鷥》云:‘頸細銀鉤淺曲,腳高綠玉深翹。岸上水禽無數,有誰似爾風標?’予閱與可詩,復有云:‘避雨竹間點點,迎風柳下翩翩。靜依寒蓼如畫,獨立晴沙可憐。’尤清拔可喜。”(《娛書堂詩話》卷上)
今·錢鐘書:文同“在詩中描繪天然風景,常跟繪畫聯結起來,為中國的寫景文學添了一種手法”。(《宋詩選注》第41頁)
今·周先慎:“這首詩寫望云樓風光,只取概括,沒有具體細致的描繪,卻能見高瞻遠矚之概。”(《中國古代山水詩鑒賞辭典》第620頁)
【總案】 這首詩一落筆,便氣勢突兀,如雙峰對起,給人以境界開闊、氣勢雄渾的感覺。又以“卷簾”二字推出“滿樓云一色”的畫面,在平淡之中顯出變化的意趣。句句有“樓”字,非但不覺重復,反倒更見樓外多山巒,樓在云霧中。
上一篇:李綱《晞真館詩(并序)》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舜欽《望太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