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午枕》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①
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②
【注釋】 ①簟(dian惦):供坐臥用的竹席。“簟欲流”,暗含著“簟紋如水”的比喻,說它光滑透明,如同清澈的水,仿佛就要流動。
②悠揚:飄忽無定。
【譯文】 花前午睡,竹席光滑透明、仿佛清水欲流。夢未做夠,醒來只見西斜的陽光將紅色花影投上了簾鉤。窺視著人兒的小鳥,殷切地喚醒了虛無縹緲的夢;遠望僅隔盈盈一水的青山,已覺夢中迷戀的情事已煙消云散,不禁宛轉生愁。
【集評】 今·陳文新:“連花影也成了‘紅影’,這就表現出了春深如海的意境。寫竹席,……其中暗含著‘簟紋如水’的比喻,說它光滑透明,如同清澈的水,仿佛就要流動。比得很準卻又出之以動態的描寫,所展示的形象就更為生動、更為鮮明。……三四兩句在藝術表現上也很值得注意。其一,采取了極為少見的上三中一下三的句法……這就突出了 ‘鳥喚夢’、‘山供愁’兩種景物,而以‘悠揚’狀‘夢’,以‘宛轉’飾‘愁’,不僅語意細膩,寫出一種委婉飄忽的情態;而且前者雙聲,后者疊韻,因聲見情,也恰好傳達出詩人纏綿不絕的內心感觸。聲情和語意渾然一體,相映生色。……其二,(對仗)銖兩悉稱,是‘工對’;在意義上,鳥喚而夢醒,夢醒而見山,見山而人愁,展示了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其表現力之強在‘流水對’中并不多見。”(《宋詩鑒賞辭典》第251—252頁)
【總案】 集評中所引陳君的評析頗精細。此詩“簟欲流”、“日催紅影”以及人、鳥、水、山、夢、愁等意象,無不新鮮獨創,生動鮮明。至若煉字造語的精美,對仗的工致,聲情和語意的和諧,都達到了無懈可擊、令人嘆絕的境地。宋人葉夢得、魏慶之分別在《石林詩話》和《詩人玉屑》中高度贊賞王安石晚年絕句“雅麗精絕”、“造語用字,間不容發”、“意與言會”、“渾然天成”等,決非溢美之辭。此詩又是一個例證。
上一篇:謝逸《亡友潘邠老有“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今去重陽四日而風雨大作,遂用邠老之句廣為三絕(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胡直孺《同官倡和用山字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