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甘肅省·玉門關》古詩詞賞析大全
玉門關,又名玉關、小方盤城,在甘肅敦煌縣城西北的戈壁灘上,相傳古代最名貴的和闐玉經此而輸入中原,故名,是絲綢之路必經的關隘。《漢書·西域傳》: “西域東接漢,扼以玉門、陽關”。《后漢書·班超傳》: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由此可見此關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性。現存城垣完整,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全為黃膠土版筑,西、北墻各開一門,城北坡下有東西大車道,是古代通西域的郵驛之路。從關城北望長城,猶如龍游瀚海,西望關外,大地蒼茫,人跡罕至。
玉門關遺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名] 涼州詞
[作者] 王之渙
[注釋] ●涼州詞:樂曲名。●黃河句:黃河源出昆侖,從西望去,渺遠無際,如掛在白云間。●萬仞山:形容山勢的高峻。●羌笛:樂器,笛出自羌中,故名羌笛。●楊柳:全名“折楊柳”,曲名。此句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奏哀怨的‘折楊柳’曲呢?”同時也用羌笛吹奏哀怨凄楚的調子,來烘托塞外的苦寒。●春風句:此句的直接意思很明確,是寫玉門關外看不到春色,通過這塞外荒寒壯闊景色的描寫,反映征人生活的艱苦;但明代楊慎認為“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詩人的用意不是說玉門關外沒有春風,而是借喻朝廷不關心戍卒的疾苦。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詩名] 從軍行
[作者] 王昌齡
[注釋] ●青海句:說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祁連山。●孤城句: 站在孤城上遙望隴西的前沿邊關——玉門關。由青海湖望玉門關,當然望不到,這里不過是指想象中的方位。孤城當指哥舒翰在青海所筑之城,是與吐蕃交戰的前哨,而玉門關是唐代與突厥相鄰的邊關。這一句點出了當時民族間的戰爭態勢。●黃沙句:是說將士們在沙漠中久歷征戰,鐵甲都被風沙磨損。●樓蘭:漢西域國名。武帝時,派遣使節通大苑 (今新疆西部),樓蘭王曾截殺漢使;昭帝元鳳四年,大將軍霍光派平樂監傅介子前往樓蘭,刺殺樓蘭王,持其首級還漢。今新疆羅布泊附近已發現樓蘭故國遺址,證明因自然的變遷,樓蘭國最后被風沙所埋,僅留此一大片斷垣殘基。此詩句中樓蘭是借指敵人。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詩名] 子夜吳歌 (四首選一)
[作者] 李白,此詩寫長安女子在月下為遠征的丈夫搗衣的痛苦心情,她人在長安,心在玉門關,全詩語言通俗明朗,情意深長而又含蓄。
[注釋] ●搗衣:捶洗衣裳。古詩:“長安有一婦,搗衣寄遠人。”李白有《搗衣篇》:“曉吹筼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秋風二句:秋已深,女子思念自己在玉門關的丈夫,充滿深情。當時玉門關是通西域要道,也是中原的邊關。●良人: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謂。
砧面瑩,杵聲齊,
搗就征衣淚墨題。
寄到玉關應萬里,
戍人猶在玉關西。
[詞名] 搗練子
[作者] 賀鑄,字萬回,北宋衛州(今河南汲縣)人,做過武官,后轉為文官,地位不高。這首詩從搗衣、寫信,寄到那遙遠的邊疆,處處體會出當時軍人家屬的辛酸。
[注釋] ●砧 (zhen,珍):墊在下面捶衣服的石頭。●瑩:光潔的樣子。●杵:捶衣服的木棒。●征衣:出征軍人的衣服。●淚墨題:用眼淚和著墨汁寫信。●應萬里:該有萬里那么遠。●戍人:防守邊疆的軍人。
斂轡遵龍漢, 銜凄度玉關。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還。
[詩名] 出玉關
[作者] 耒濟,揚州江都人,唐貞觀時,任太子司議郎等職,水徽二年任中書令,后被貶為庭州刺史。這是作者被貶去庭州,路過玉門關時所作。后來突厥入侵時,耒濟總兵抵拒,陣亡。
[注釋] ●斂轡:收攏馬韁繩。●遵龍漢:順著通向漢龍勒城的大道行走。●銜凄:懷著悲涼的心情。●流沙外: 泛指西域,今新疆地區。●垂涕句:用漢代班超故事。《后漢書·班超傳》: 班超投筆從戎,在西域征戰31年,年老思歸,上書皇帝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
望望日以遠,行行春又闌。
蒼茫青海月,咫尺玉門關。
北闕星辰上,南州夢寐間。
青山隨處有,一見一開顏。
[詩名] 甘涼道中書事感懷
[作者] 楊一清,字應寧,明鎮江丹徒(今江蘇丹徒)人,成化八年 (1472年)進士,弘治末巡撫陜西。正德中,為右副都御史,總制三鎮(延綏、寧夏、甘肅) 軍務。
[注釋] ●甘涼: 即甘州 (今張掖)、涼州(今武威)。●闌:將殘,將盡。●咫尺: 八寸為咫,形容距離很近。●北闕:指京城,此句是說,京城遠在星辰上。●南州:指作者的故鄉丹徒。此句是說南方的故鄉常縈回于夢寐之中。
遙遙金河水,嵬嵬玉門高。
萬里天方道,五年土魯曹。
禹貢球瑯玕,今來瑣葡萄。
四夷稱咸賓,干矛可戢韜。
[詩名] 玉關 (全詩16句)
[作者] 陳棐,明鄢陵(今河南鄢陵縣)人,嘉靖十四年 (1535年) 進士,曾巡撫甘肅。
[注釋] ●金河:在酒泉縣西。唐設有金河戍。●天方:即天房,古國名,原指默加,后泛指阿拉伯。●吐魯曹: 古代在吐魯番州郡所置的屬官。●禹貢:尚書中的一篇,用自然分區的方法,記述了當時我國的地理情況,是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球瑯玕(lang gan):圓形的似美玉的寶石。全句意思是:以前天方、吐魯番等地的貢物或互市的貨物,猶如《禹貢》所說,多是美玉和寶石。●瑣:碎小的玉。全句意思是,今時送來的貢品或互市之物多是碎小的玉石和葡萄之類。●四夷句: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合稱“四夷”)都稱為賓客,說明當時民族關系很和睦。●干矛句:兵器都可以收藏起來了。戢韜,兵器收藏的意思。《左傳》襄二十四年“兵不戢,必取其族”注:“戢,藏也”。韜,弓劍之衣,也是弓劍收藏的意思。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詩名] 左公柳
[作者] 楊昌濬,字石泉,清湖南湘陰人,與左宗棠為布衣交,曾任浙江巡撫,后又繼左宗棠任陜甘總督。著有 《平浙記略》等。作者于光緒五年(1879年),應左宗棠之約西行,見沿途楊柳夾道,即景生情,因賦此詩。
[注釋] ●左公柳:左宗棠任陜甘總督時,親領部下及士卒,自涇州(今甘肅涇川縣)至玉門關,夾道種柳;幾年內,連綿數千里,楊柳成蔭,綠如帷幄,人稱“左公柳”。●大將籌邊:指左宗棠督辦新疆軍務,討伐阿古柏叛亂事。●湖湘子弟:左宗棠的部下將士多是三湘子弟兵,故云。●引得句:唐代詩人王之渙句“春風不度玉門關”,此處反其意用之,頌揚左氏的政績。
上一篇:關于描寫《浙江省·靈隱寺》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瑯琊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