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張先·行香子》張 先
張 先
舞雪歌云。閑淡妝勻。藍溪水①、深染輕裙。酒香醺臉②,粉色生春。更巧談話③,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無畔,凌波何處④,月橋邊、青柳朱門⑤。斷鐘殘角,又送黃昏。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桐蔭仕女圖 【清】 改琦
注釋 ①藍溪:源于陜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至長安東北流入灞水。②醺:醉酒。③巧談話:談吐乖巧文雅。④凌波:形容女子步伐輕盈。⑤朱門:舊時指豪貴人家,這里指歌伎們居住的地方。
鑒賞 這首詞描寫的是與一位歌女的戀情。
首句用兩個生動的比喻寫出了歌女的高超伎藝:舞姿輕盈,如雪花飛揚;歌聲高亢,響遏行云。當時人們評價歌伎,常以伎藝而非色相來評定優劣,詞中的女主人公伎藝超群,富有魅力。“閑淡妝勻”展現了女子嫻靜素雅的面容,“雪”與“云”的意象均給以人恬靜淡雅之感。藍溪本是地名,結合下句“深染輕裙”可知,此處是一語雙關,暗指裙子的顏色。接下來幾句描寫歌女工作時的情景。燈紅酒綠的朱門里充斥著歌聲、醉意與笑語,女主人公此時“酒香醺臉,粉色生春”,顯出迷人的微醺情態。她談吐文雅,性情乖巧,活力充沛。吸引作者對她情有獨鐘,念念不忘。
下闋抒發相思之情。“江空無畔”,水不盡,天無垠,是一片浩大空寥的景象。以景寫情,象征了對那位歌女的無盡相思。“凌波”形容女子步伐輕盈。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云:“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江水茫茫,這女子現在何方?詞人此時故地重游,又過月橋,至青柳朱門,已然“人面不知何處去”(唐崔護《題都城南莊》)。青柳旁,朱門內,曾經酒筵歌舞之地,一度繁華景象,而今不再,只剩有斷鐘殘角,在黃昏時分,嗚咽而鳴。至此全詞由色彩描繪而轉向聲音摹寫,悲涼氣氛漸漸被立體地營造了起來。角聲在古詩詞中多用來烘托蒼涼和傷感的情景,如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范仲淹《漁家傲》“四面邊聲連角起”、陸游《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姜夔《揚州慢》“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等。因此在詞人耳里,這“斷鐘殘角”不僅是日暮時分的象征,也是戀情無望的哀音。多少失落或悲傷之情,最后都歸為一個“奈”字,說明作者心有不甘而又無可奈何。這種勉強與生活現實和解的姿態極傳神,也可見張先刻畫心理的功力之深。“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句是畫龍點睛的妙筆。黃昏時傾聽斷鐘殘角,傷心之極,他不禁淚水盈眶,癡心不改地念想著意中人,可見作者對這位女子的深深愛戀之情。據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記載,時人由此贊譽張先為“張三中”,“謂能道得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
整首詞形象生動,抒情有致,風格含蓄輕柔,凄婉感人。(李飛躍)
鏈接 《行香子》詞牌。《行香子》,又名《爇心香》,雙調,平韻,有六十六字、六十四字、六十九字等多體。一般以晁補之、蘇軾、秦觀、韓玉等人的詞作(均為六十六字)為正體,是體上下片各八句,平韻。此調音節優美流暢,適宜寫景抒情,表達舒緩歡快之情。
上一篇:《兩宋詞·賀鑄·行路難》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蘇軾·行香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