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韓元吉·薄幸》韓元吉
韓元吉
送安伯弟
送君南浦。對煙柳、青青萬縷。更滿眼、殘紅吹盡,葉底黃鸝自語。甚動人、多少離情,樓頭水闊山無數。記竹里題詩,花邊載酒,魂斷江干春暮①。都莫問、功名事,白發漸、星星如許。任雞鳴起舞,鄉關何在,憑高目盡孤鴻去。漫留君住。趁酴醾香暖②,持杯且醉瑤臺露。相思記取,愁絕西窗夜雨。
京江送別圖(局部) 【明】 沈周 故宮博物院藏
注釋 ①江干:江邊,江岸。②酴醾(túmí):指一種經幾次釀造而制成的甜米酒,或是用酴醾花熏香或浸漬的酒。
鑒賞 題目是“送安伯弟”,表明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永恒主題,其內容無非依依不舍、情深誼長,本詞亦復如此,然而滲入了時代情愫于其間,作者于離愁別恨之中蘊涵著家國之痛和人生之悲,所以別具一格。
開篇直入送別?!澳掀帧保馐悄厦娴乃叄笠蛭娜说狞c染,便轉化成了詩詞中的典型意象——送別之地。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楚辭》,其中的《九歌·河伯》中有:“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愿河伯送己南至江之涯?!蹦铣航兔罟P生花,賦予“南浦”永恒的生命,他的《別賦》中“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句流傳千古,極具風情。唐李賀《黃頭郎》:“黃頭郎,撈攏去不歸。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王琦注引曾益曰:“南浦,送別之地?!币恢钡角宕澳掀帧边€活躍在文人筆下,清曹寅《登署樓適培山至用東坡真州詩韻同賦》:“西風晴十日,南浦別經年?!彼浴澳掀帧钡乃蛣e意象早已定型,詩詞中一提到“送君南浦”,或只提出“南浦”兩字,感傷意境便呼之欲出,使詞間滌蕩起一股濃郁的哀愁。
“對煙柳”至“葉底黃鸝自語”四句,作者鋪敘當日的風景。“殘紅吹盡”表明了時間在暮春,此時送別,更添傷情。眼前煙柳青青萬縷,“留”意無限,但任憑“一溪煙柳萬絲垂”,也“無因系得蘭舟住”(周紫芝《踏莎行》),分別已是必然,偏偏殘紅更惡,迷亂離人的雙眸,帶來凄愴滿眼。“葉底黃鸝自語”句極似唐杜甫的“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黃鸝不知人愁苦,巧囀自語,其樂融融,教人更加煩擾。
“甚動人、多少離情”即“多少離情、甚動人”的倒裝,“相見時難別亦難”(唐李商隱《無題》),“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所有的真情厚意都停留在這一刻,深切安慰,叮嚀囑托?!皹穷^水闊山無數”點明了分別的場所,作者由高樓極目遠望,只見水天空闊,遠山無窮,那么,再見自是遙遙無期了。
“記竹里”三句,作者回憶二人的交往之樂?!邦}詩”“載酒”都是文人的雅尚,再以“竹里”“花邊”為背景,更賦予它無窮意趣,盡顯朋友的風流、飄逸。這兩句構筑了清新快意的生活片段,只有心有靈犀、志同道合之人才能如此盡興,給生活添加高山流水之音。但現在,一切都成追憶,昔日歡聲笑語,今日魂斷江邊,兩相對比,唯有傷懷。
下片轉入議論,直入慘淡的現實?!岸寄獑枴比?,大有往事如夢不堪回首之意?!叭坞u鳴起舞,鄉關何在”是作者的悲憤之語,他引用了祖逖聞雞起舞的典故來鞭策自己,南宋的處境和東晉極為相似,亟需統一全國還都北地,但一個“任”字便將破敗的現實完全彰顯。北宋淪陷,南宋偏安,曾經的繁榮昌盛、豐功偉業已不再,朝廷偏安江南,奸佞當道,作者雖居要職,但在那個動蕩時局中他卻英雄無用武之地?!皯{高目盡孤鴻去”一語雙關,既是對朋友“孤帆遠影碧空盡”的遙想,又是對鄉關何處的追尋,可悲可嘆。
“漫留君住”三句,作者將筆觸拉回了眼前的惜別,既然愁情萬丈,不如聊取酒杯,痛快暢飲,不醉不休,這是不忍分別的表現,也是滿腹憂傷的流露。“趁酴醾香暖”句的“酴醾”是酒名,“瑤臺露”即仙露瓊漿,也是對美酒的雅稱,分別之際,也只有這幾杯殘酒還留有幾分香暖,帶給人心底片刻適意,所有的不舍都盡在不言中,杯酒中見溫情?!跋嗨加浫。罱^西窗夜雨”二句與唐人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的詩意異曲同工,分別之后唯有相思,連共聽西窗夜雨也成了奢望。全詞在深沉低婉中收筆,其郁結的憂愁仍給人以心靈的沖擊。
本詞語言樸質自然,格調沉郁,感情慷慨。作者以嫻熟的筆力將分別之愁和家國之憂巧妙結合,唱出了時代的挽歌和送別的離曲,直入肺腑,感人至深。(張雅莉)
上一篇:《兩宋詞·呂渭老·薄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元明清及近代散文·元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