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周晉·清平樂》周 晉
周 晉
圖書一室。香暖垂簾密。花滿翠壺熏研席①。睡覺滿窗晴日②。手寒不了殘棋。篝香細勘唐碑③。無酒無詩情緒,欲梅欲雪天時。
王士禛放鷴圖(局部)【清】禹之鼎 故宮博物院藏
注釋 ①研:同“硯”。席:坐席。②睡覺(jué):睡醒。③篝:熏籠。勘:校對核定。唐碑:唐代的刻石和碑帖。
鑒賞 寫書齋生活,劉禹錫《陋室銘》重在表明其高潔的心志;而此闋辭令,同樣寫書齋生活,志在表現其閑適的生活態度。
開篇即點明描寫的場景,“香暖垂簾密”化用南唐馮延巳《采桑子》中“玉堂香暖珠簾卷”一句,古人千年前的生活雅趣,“香暖”一詞所透露的通感效果,穿透時空而來。掀簾而入,滿眼映入的是鮮妍欲滴的時令鮮花。用“研席”代指讀書的伴侶筆墨紙硯和坐席,也即書齋的所用之物,滿室都熏染了花的馨香。是花香更是筆墨紙硯之香,詞人日日浸染此中生活。“睡覺滿窗晴日”是說詞人自然醒來,已是日上竿頭。這里一反古人“聞雞起舞”的苦讀狀況,自是突出了詞人坐擁書卷,隨醒隨讀的自在閑適。
古來讀書人,除了讀書,難免會有許多書生雅趣。天冷無法下棋,詞人收藏眾多金石,因此校勘碑石,自是讀書之余的享樂。最后一句“無酒無詩情緒,欲梅欲雪天時”對仗工整,在點明時令的同時,情緒從前文平靜淡遠中噴薄而出,疏狂不羈的形象躍然紙上,這種疏狂不羈,不是如李白般“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外在疏狂,而是一種內在心志的疏狂。
本詞出語雅麗清新,外在的嫻靜不掩內在的張力,最能道出其雅人情懷。(龔遠會)
集評 清·況周頤:“宋周晉《清平樂》云:‘手寒不了殘棋。篝香細勘唐碑。無酒無詩情緒,欲梅欲雪天時。’倚聲家為金石學,是魚與熊掌也。”(《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清·馮金伯:“郭畀手書此詞,跋云:‘大德十一年歲丁末十月初十日,客寓燕山,奔走幕歸,黃塵滿面,挑燈讀此詞一過,想象江南,如夢中也。’”(《詞苑薈編》卷一四引《紀事》)
鏈接 北宋的官方藏書。宋初,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有書一萬三千余卷,系五代后周遺產。后來,三館秘閣藏書成倍增加,其來源,一是太祖統一天下過程中,每消滅一個國家,必籍其圖書;二是獎勵募獻所征求的亡書;三是官修和新撰圖書都要上交樣本,貯藏于館閣;四是國際交往,得到一些書籍,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宋代重文崇儒,搜訪圖書頗有成效,新作亦多,版刻圖書盛行,故館閣藏書山積。據《宋史·藝文志》統計,至北宋末國家藏書凡六千七百零五部,七萬三千八百七十七卷,且多為累經校讎的善本。北宋前期國家藏書中心是三館秘閣,三館秘閣合稱崇文院;元豐改制,三館秘閣并入秘書省,所有圖書修寫校讎收藏之事,統歸秘書省。太祖朝藏書建設重點在史館,太祖讀書,取自史館,征求亡書以史館所無書為準,籍沒各國藏書,也入史館。太宗繼位后,就修三館,又建秘閣,秘閣為其藏書建設重點。真宗朝大中祥符八年(1015)前以內府(龍圖閣、太清樓)藏書建設為重點,其后則以館閣藏書建設為重點。仁宗朝繼續搜訪補充館閣藏書。哲宗朝著重秘閣藏書建設。徽宗對校書藏書事業貢獻頗多,《宋史·藝文志一》謂:徽宗“以三館書多遺逸,命建局以補全校正為名,設官總理,募工繕寫,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樓,一置秘閣。自熙寧以來,搜訪補輯,至是為盛矣。”與哲宗朝相比,徽宗更重內府藏書建設。欽宗享國日短,三館秘閣圖籍為金人輦而北去。除三館秘閣外,北宋中央政府其他機構如司天監、學士院、國子監等,內府如太清樓、龍圖閣、玉宸殿、宣和殿等,都有藏書。北宋州學也有藏書,各州學藏書閣均以“經史”為名,大觀三年(1109)一律更名為“稽古”。
上一篇:《兩宋詞·周密·清平樂》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黃機·清平樂》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