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陳允平·糖多令》陳允平
陳允平
秋暮有感
休去采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征鴻①。欲頓閑愁無頓處②,都著在、兩眉峰③。心事寄題紅④。畫橋流水東。斷腸人、無奈秋濃?;厥讓訕菤w去懶,早新月、掛梧桐。
注釋 ①征鴻:遠行的大雁。②頓:放置。③眉峰:形容眉如遠山。④題紅:題詩于紅葉上。唐范攄《云溪友議》載:中書舍人盧渥,偶臨御溝,見一題詩紅葉順水而流,命仆搴之,置于巾箱。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渥后亦一任范陽,獲所退宮人。宮人睹紅葉而吁嘆久之,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p>
鑒賞 暮秋懷人,一直是古代詩詞永恒的話題。漢末的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中,即有“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如此深情綿邈的詩句。這一首相距近千年之后出現(xiàn)的小詞,即在首句反承“涉江采芙蓉”之古意,勸人“休去采芙蓉”,既隱含了所思之人在遠道的情意,又在原詩的基礎上翻出新意。
“秋江煙水空”,唐王維詩中曾以“空”形容秋季雨后的山林,“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此處則以“空”形容秋江浩淼、煙水茫茫的水面。在這里,“空”字增添了水天之間寥廓空曠的視覺感,同時也暗指詞人內(nèi)心的空蕩無依。詞人視線所及,是“帶斜陽、一片征鴻”?!靶标枴秉c明詞題中的“暮”,“征鴻”點明詞題中的“秋”。夕陽西下,正是征人思歸的時辰。詞題中標明的“有感”,在下兩句中得以說明:那是“欲頓閑愁無頓處”。由寫景過渡到寫人,此句與李清照詞中“此情無計可消除”(《一剪梅》)的愁悶相似。不說是“濃愁”,只說是“閑愁”,語意含蓄輕柔,然而雖是閑愁,卻也無處可以安放,無法擺脫消除,愁緒之深由此可見?!岸贾凇擅挤濉?,又與詞人在《戀繡衾》詞中所寫“多情無語斂眉峰”詞意相近。愁人的形象,在這一句呼之欲出。
閑愁無處可頓,只好將心事題于紅葉,也許不失為一種安頓的方法?!凹摹保瑸榧耐小⑦@紅葉放入“畫橋流水東”,也許這其中隱隱有著希冀美滿結局的愿望。此時再回頭看首句“休去采芙蓉”,便能猜測出為何不去采摘水中芙蓉,而是將心事寄予流水紅葉。也許是因為道路遙遠,只能引出“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十九首》)的悲傷結局;而紅葉題詩,在曾有傳說美滿結局的召喚下,似乎能帶給愁人剎那的安慰與希冀。故舍前者,取后者。然而雖有片刻希望,但現(xiàn)實終歸慘淡。一句“斷腸人、無奈秋濃”,既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荒遠孤獨之感,又潛含著“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戰(zhàn)國楚宋玉《九辯》)的悲秋傳統(tǒng)?!扒餄狻倍?,別致中含著深意。是深秋的氣息太濃,還是內(nèi)心的愁思太濃?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所以“閑愁”轉為“斷腸”。
“回首層樓”,將視線從秋江斜陽轉為所居之地。“歸去懶”,三字出人意料。歸家本為樂事,卻懶得歸去,是否因為居所太過孤寂,時辰難熬?此時再看時光,已由上闋的“帶斜陽”至此刻的“早新月”。在時光暗移中,愁人秋暮之感由欲“休”、欲“頓”,再至欲“寄”,終至“無奈”,情思輾轉,度日如年之感盡在詞中。歇拍“早新月、掛梧桐”,以景結情,渲染出淡淡的寂寞與哀傷。陳允平抒寫離思閨愁的詞作,多首采用以景結情的方式,如《思佳客》歇拍云:“東風落盡酴醾雪,滿地清香夜不寒?!庇秩纭肚锶锵恪沸脑疲骸昂L臐M地夕陽遠,明月笙歌別院?!眱?yōu)美的景致襯托出優(yōu)雅的情懷,余韻悠長,讓人回味,這是陳允平詞作的一個特色。
陳允平的詞風追隨周邦彥、姜夔的風格,婉約淡雅?!扼覞稍~征》卷二五引秦恩復云:“西麓詞,清麗芊綿,小令尤為擅長。”這一首《糖多令》,可視為其小令的代表之作。(黃阿莎)
集評 清·陳廷焯:“疏快中情致綿邈。”(《詞則·別調(diào)集》卷二)
山水圖(之一)【明】程正揆 上海博物館藏
上一篇:《兩宋詞·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范仲淹·蘇幕遮》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