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處士
日暖風微南陌頭,
青田紅樹起春愁。
伯勞相逐行人別,
岐路空歸野水流。
【前解】
前解,何其委宛。“南陌頭”,言是日閑行,適然至斯也;“起春愁”,言閑行至斯,適然思及處士也。三,言處士前者因畏讒人,而默然遜去也;四,言處士既去,而彼讒人,果亦蕭然也。凡詩家用“伯勞”“岐路”等字,必皆有托,此是三百篇遺法。○遇讒人,實無如遜去是第一高著,不然,即岐路何年得成野水耶?
偏憶尋僧同看雪,
誰期載酒共登樓。
為言惆悵嵩陽寺,
明月高松應獨游。
【后解】
后解,何其嚴冷。夫處士方被讒人之所不許,而我固惓惓思之不置,此則又何苦耶?因言我自欲與之尋僧看雪,徹骨總教冰冷,非欲與之載酒登樓,一片豪興未除也。“明月”,言透體光明,“高松”,言孤搴世外。五、六,既已自明。七、八,又為處士代明也。
上一篇:金圣嘆《寄綦毋三》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寄蘇州白二十三使君》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