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柳永·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①,對長亭晚②,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③,留戀處、蘭舟催發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⑦,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⑧,更與何人說⑨?
【鑒賞】 此詞是柳永的代表作,以冷落的秋景作為襯托來表達戀人間難以割舍的離情。
上闋首句點明送別的場景: 在秋風陣陣,蟬鳴凄切的傍晚,瀟瀟雨歇之后,于長亭告別自己心愛的人。作者有意捕捉冷落的秋景來醞釀一種足以打動人心的、充滿離情別緒的環境氣氛。“都門” 三句寫離別情形,“帳飲” 是別筵,“無緒” 表明心緒錯亂不安。“催” 字勾出情侶被迫分離之狀。正在留戀難舍之時,不解人意的舟子在催促出發了。“執手” 兩句,不僅寫出了分手的情侶當時的情狀,而且暗示了他們極其復雜微妙的內心活動。離別在即,本來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便愈見心情的“無緒”,也愈見彼此情意的深切。蘇軾《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云: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與此同是意境深沉,真乃 “此時無聲勝有聲”,體現了率真、自然的藝術風格。下句用一 “念” 字,急轉直下,引出了對別后情景的設想。“煙波” 以 “千里” 形容,“暮靄” 以 “沉沉” 形容,“楚天” 以 “闊” 形容,都與 “凝噎” 的心情相契合。作者用融情入景、烘托點染的手法,達到了一般抒情語言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下闋宕開一筆,泛說離愁別恨,自古皆然。緊接著便轉至眼前,自己在這冷落的清秋時節和戀人別離,內心的悲愁更甚。“今宵” 兩句,屬虛景實寫,是宋詞中傳婉約之神的千古名句。但設想今宵酒醒時,已不知在何處了,抬眼望去,也只有那拂曉時穿過岸邊依依楊柳的襲人寒風和一彎殘月相伴而已。作者借物抒懷,詞、畫、情融為一體,渾然天成,營造了一個凄清境界,歷來備受推崇。“此去” 四句,從別后長年落寞,相會難期到無人可說風情,既照應前文,又總結全詞。詞意始終回環往復,言有盡而情意無窮。可謂“余恨無窮,余味無盡”(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坎坷的人生使作者對別離的痛苦有著深切的體會,再加上他擅于運用白描和鋪敘的手法,“狀難狀之景,述難述之情” (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因而本詞具有一種內在感染性,極具藝術魅力。
上一篇:《徐伸·轉調二郎神》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賀鑄·青玉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