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不堪不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詞是作者詞作中感人彌深、光彩熠耀的代表作之一,楊慎的《詞品》稱它為辛詞“第一”,是頗有見地的。
公元1203年,南宋權臣想借北伐樹立個人威望,以長期保持在朝廷的地位和權勢。作者當面向宋寧宗提出了自己對伐金的意見,他一方面贊同伐金,同時又反對不顧國家安危、圖謀個人名利的冒然出師。但不僅未被采納,而且撤掉了他鎮江知府的職務。于是,作者借登樓懷古,抒發了自己的感慨。
京口,即江蘇鎮江市。北固亭在京口北固山上,下臨長江天塹,拔地而起,登臨縱目,滿眼風光。上片觸景生情,寫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下片則抒發對現實的嘆喟。前后貫穿了一條感情的總線,就是對南宋朝廷的不滿和對國家、對民族生死存亡的擔憂。作者用這條感情的紅線,將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點發生的事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并且引用了很多典故,追思往事,借古非今,針砭時弊,將歷史與現實密切結合起來,含蘊豐厚,巧妙貼切,毫無斧鑿痕跡。
本詞懷古,所以提及許多歷史人物、地名等。孫仲謀,即孫權。寄奴,即劉裕,字寄奴,出生寒微,后從軍屢立戰功,曾率東晉軍隊北伐,先后消滅南燕、后秦,進兵洛陽、長安等地。狼居胥,山名,在今內蒙古西北部。《史記·霍去病傳》載,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還。這里封狼居胥是表示北伐立功的意思。四十三年,指辛棄疾自南歸到寫這首詞時已經43年。佛貍祠,在今江蘇六合縣瓜步山上。當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貍)追擊王玄謨的軍隊時,在那里建造的行宮。神鴉,祭祀時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社日祭神時的鼓聲。廉頗,戰國時趙國大將,晚年逃亡魏國。后來,趙王想起用廉頗,派使者去察看他的健康狀況,結果使者受了廉頗仇人的賄賂,回去后捏造說廉頗飯量還好,但一會兒功夫就拉了三次屎,趙王聽了使者的話,最終沒有用他。
這首詞將對南宋朝廷的不滿和懷才不遇的感慨,通過許多形式反復渲染,多次申述,形成了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將繪景、敘事、抒情熔為一爐,寫得蒼涼悲壯,一氣奔注。因此頗負盛名,深受歷代詞評家的贊譽。陳廷焯說它: “句句有金石聲?!?“氣魄極宏大,意境極沉郁?!?(《白雨齋詞話》)繼昌則夸它“悲壯蒼涼,極詠古能事” (《左庵詞話》);劉熙載贊它“發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氣奔注,筆不得遏” (《藝概》),是宋代詞苑中難得的珍品。
上一篇:周密《杏花天賦莫愁》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永遇樂戲賦辛字送十二弟赴都》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