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雖然是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但真正豪放的詞,在他的詞作中,僅占很小一部分。而絕大多數(shù)的,是抒情、詠物、應景、贈答之作,有一些,甚至相當婉麗,即使放在婉約詞人的作品中,也是一流的。這一首《蝶戀花》就是這樣的詞作。
“花褪殘紅青杏小”,點明時間是暮春,這是很容易引起傷春之感,進而引發(fā)鄉(xiāng)思的季節(jié)。“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是很平常,但又很優(yōu)美的江南景色。“陌上柳綿吹又少”,大好春光,漸漸離去了,惆悵之中,又聯(lián)想到“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是思鄉(xiāng)了。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這是靈氛為屈原占卜,勸他“勉遠逝而無狐疑”,早點離開楚國時說的話。蘇軾卻因天涯芳草引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蘇軾的家鄉(xiāng)四川,鄉(xiāng)村景色非常美,田間溝渠縱橫,修竹柔柳環(huán)抱中,或三四家,或七八家,茅舍相接,清澈的小溪環(huán)繞,與江南的風光有些相似,難怪蘇軾會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
下片就像一篇沒有結(jié)局的小小說,輕靈跳脫,引人遐思無限。
綠水環(huán)繞的人家,高高的院墻把墻內(nèi)的花園與墻外的小道隔開了。圍墻內(nèi),傳來一陣陣少女玩秋千時的清脆笑聲。墻外的行人,雖然看不見墻內(nèi)的景象,但這天真爛漫的笑聲,卻讓他聽得癡了。
“笑漸不聞聲漸悄”,墻內(nèi)的女孩玩夠了,離開了,但墻外的那位“行人”,還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這想象,又因為注定沒有結(jié)果而增添了些須煩惱。“多情卻被無情惱”,也成為古往今來男女交往中的一句至理名言。這讓我想起一首流行歌曲《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也許,在這里能找到答案。
蘇軾有一個叫朝云的侍妾,最受蘇軾寵愛。蘇軾晚年,朝云一直跟隨在他身邊。蘇軾貶惠州時,有一次正值初秋,曾讓朝云唱這首詞。朝云邊唱邊流淚。蘇軾很奇怪,問她哭什么。朝云說:“我所不能忍受的,是‘陌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惠州在當時是極苦極邊之地,還能不能回中原故鄉(xiāng),誰也說不清楚,所以朝云唱到這兩句就會流淚了。蘇軾還開玩笑說:“我正在悲秋,你又來傷春了。”不久,朝云就在惠州去世。朝云死后,蘇軾終身不再聽這首詞。
上一篇:《纖云弄巧秦觀》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茅檐低小·辛棄疾》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