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八聲甘州》·柳永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這首詞是暮秋所作,它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界線比較分明。
上片頭兩句,用一“對”字領起,勾畫出詞人正面對一幅暮秋季節、傍晚時間的秋江雨景。“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江水本不能語,而詞人卻認為它無語即是無情,這也是無理而有情之一例。
下片由景入情。詞人本是在“登高臨遠”,而換頭卻以“不忍”二字領起,在文章方面,是轉折翻騰;在感情方面,是委婉深曲。四、五兩句,由想象轉到自念。檢點自己近年來還是落拓江湖、東漂西蕩,究竟又是為了什么。這當中,是包含了許多生活經歷中的酸甜苦辣在內的。問“何事苦淹留”,而不作回答,不過是因為他不愿說出來罷了。
我們還應注意一下此詞下片用的重字。說自己,是有難收的“歸思”,說“佳人”,是盼天邊的“歸舟”。說佳人,是在妝樓“凝望”,說自己,是倚闌干“凝愁”。這里的“歸”與“凝”,是故意重復,作強烈對照的,與一般因取其流暢自然而不避重字的不同。
結句倚闌凝愁,遠應上片起句,知“對瀟瀟暮雨”以下,一切景物,都是倚闌時所見:近應下片起句,知“不忍登高臨遠”以下,一切歸思,都是凝愁中所想。通篇結構嚴密,而又動蕩開合,呼應靈活,首尾照應,如前人談兵所云常山之蛇。
上一篇: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八聲甘州》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