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尋茅溪之澗,深溪絕磴〔2〕,人跡罕到,爰有松焉。冒霜停雪〔3〕,蒼然百丈。雖崇柯峻穎〔4〕,不能逾其岸。嗚呼斯松,托非其所,出群之器,何以別乎〔5〕!蓋物有類而合情〔6〕,士因感而成興。遂作賦曰:
惟松之植,于澗之幽。盤柯跨險,沓柢憑流〔7〕。寓天地兮何日,沾雨露兮幾秋!見時革之屢變,知態(tài)俗之多浮。故其磊落殊狀,森梢峻節(jié)〔8〕。紫葉吟風(fēng),蒼條振雪。嗟英鑒之希遇,保貞容之未缺。攀翠而形疲,指丹霄而望絕〔9〕。已矣哉!蓋用輕則資眾,器宏則施寡。信棟梁之已成,非榱桷之相假〔10〕。徒志遠(yuǎn)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11〕。斯在物而有焉,余何為而悲者。
【注 釋】
〔1〕澗底松:左思《詠史詩》:“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此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2〕溪:張本作“蹊”。
〔3〕冒霜停雪:左思《吳都賦》:“綠葉翠莖,冒霜停雪。”李善注:“冒,犯也?!?/p>
〔4〕崇:張本作“高”。
〔5〕《世說·賞譽篇》:殷中軍道韓大常曰:“康伯少有標(biāo)置,居然是出群器?!?/p>
〔6〕合:《文苑英華》作“共?!?/p>
〔7〕柢:木根。
〔8〕峻節(jié):美材。
〔9〕(è):山崖?!〉は觯禾炜?。
〔10〕榱桷:椽子。 晉袁宏詩曰:“森森千丈松,磊砢非一節(jié)。雖無榱桷麗,較為棟梁桀。”
〔11〕遂才高而位下:《文心雕龍·辨騷篇》:“才高者菀其鴻裁?!薄秴窃酱呵铩し虿顑?nèi)傳》:“子胥位下?!?/p>
【賞 析】
此賦寫于王勃被革職,漂游于巴蜀之際。作者通過對澗底松的描寫,抒發(fā)其恃才傲物的性格。賦體文發(fā)展到王勃時,比六朝時用典明顯減少,語言向樸實、清新的特點轉(zhuǎn)化。
上一篇:駢文《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游冀州韓家園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