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虞美人①·張炎》
黃金誰解教歌舞。留得當時譜②。斷情殘意落人間。漢上行云迷卻、舊巫山。 妝樓何處尋樊素③。空誤周郎顧。一簾秋雨剪燈看。無限羈愁分付、玉簫寒。
①虞美人,詞牌名。 ②譜,符號或文字列記樂歌的音節、聲調,以便奏唱的籍錄。③樊素,唐白居易家的歌妓。
這是一首表達作者羈旅憂愁的詞作。作者通過追古思今,使想象聯想縱橫馳騁,在山雨煙云升起之處,景中生情,充滿哀思。
首句寫道:“黃金誰解教歌舞。留得當時譜。”作者落筆之處,便追思曼妙輕舞的魅力往昔,這是作者重在表達對故國家境的依戀。“斷情殘意落人間”,斷、殘,二字用得生冷凄清,表達作者失意孤苦的心境,作者眼前似乎是一個荒涼悲苦的人間。“漢上行云迷卻、舊巫山”,此句作者更是用語氣勢恢宏,詞彩壯麗:巫山云雨,迷離萬變,神奇瑰麗的圖景躍然紙上。詞人筆下迷茫愁緒在高山陰云間彌漫開來,愈來愈濃,抹也不去。“妝樓何處尋樊素。空誤周郎顧”作者引經據典,寫出貌美驚艷的樊素無處尋覓,令人心生惆悵。于是發出感慨:往事如煙,縱然周郎再現,也是無處追尋懷才之人。這是時代的頹廢,世道的落寞。“一簾秋雨剪燈看”作者形象地刻畫出共與佳人對影剪燈、聊聊私語的往昔景象,這也是對繁華勝景、國家昌盛、百姓安居時的懷念。“無限羈愁分付、玉簫寒”,詞的尾句作者再次強化情感的基點:羈旅憂愁無限綿長,生活的每一片斷,都流瀉著傷感郁悶的心情。這種失意和孤獨寂寞,無所寄托,使人無時不感到空虛和苦悶。作者借喻玉簫寒冷難以吹奏,表達心境的凄寒和失望,在作者的心中,已經很久都沒有了欣喜歡快、悠揚舒暢的樂曲奏響了,有的只是心灰意冷。
這首詞,作者用語凄冷,心懷失意和落寞。但從全詞的布局和構思來看,可稱為詞作之佳品,郁悶情思在凝練的語詞中流瀉而出。用典精練,想像聯想自如勾連,使文句又如清泉唱著傷情的歌,一路流淌而下,充滿著浪漫的憂郁。
●虞美人,參見第128頁相關介紹。
●巫山神女傳說。傳說為宋玉《高唐賦》之神女,懷王游高唐,夢中與之相戀于巫山朝云觀,后人附會,稱之巫山神女,為之塑像立廟。又有傳說為屈原《山鬼》之神女,山鬼乃未獲天帝正式冊封之山神。巫山為楚國之名山,巫山神女乃楚民間廣為流傳之神話傳說。一說神女為西王母之女瑤姬,稱云華夫人,助禹驅鬼神,斬石疏波,有功于世,故后人為之立神女廟世代香火。
●顧曲周郎。三國時吳國的都督周瑜,字公瑾,當時吳中人們都習慣地稱他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謀,善于作戰,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樂欣賞能力。《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周瑜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多喝了幾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也一定瞞不過他的耳朵。每當發現錯誤,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說:“喂,你錯了。”因此有兩句歌謠道:“曲有誤,周郎顧。”唐代詩人李端的《聽箏》詩,有兩句道:“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就是用的這個典故。后來,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就叫做“顧曲”。歌曲評論家、內行人,就稱為“顧曲周郎”。
古今詩詞,不乏以羈旅為主題的名篇。
虞美人 梳樓
蔣捷
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蒙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 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欄桿。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這是作者描寫羈旅嘌呤心境苦悶的詞。這首詞言辭錘煉,用句精巧,初讀平淡,含蘊別有洞天,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上片寫道:“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蒙處。”絲絲,體現細雨綿綿,柳絲偏飛。煙雨朦朧的遠處,一派迷離縹緲的景象,宛如作者凄涼又困惑的心境。作者描繪的是江南春雨圖。“絲絲”再現了柳枝的柔姿婀娜,描畫了春雨牽連不斷的特征。也喻指絲絲愁緒理不順暢。重疊詞的反復連用,強化事物的特征內涵,增強了詞的典型意象和藝術美感。隨后作者直露心底“樓兒忒小不藏愁”,對生途無窮憂慮,愁苦郁積感慨萬千。其愁太多,樓兒忒小,有一種擠壓感。“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渲染思歸之情的執著。然而幻想只能是暫時的避難所,只能徒增憂愁。以云歸,舟船回返的情景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隨后在急切盼歸卻不成之后,詞人只好“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客愁鄉思無奈苦悶的境況,讀后人人體味得出。“海棠紅近綠欄桿。才卷朱簾又晚風寒”,海棠紅艷,緊臨碧綠色欄桿,紅綠相映特征鮮明,視覺感極為突出。詞人浪跡天涯已久,華章青春已逝,思鄉欲歸,心境黯然。色彩動靜,對比之下,更增添心中傷愁。苦悶憂郁中卷簾之際,迎面而來的依舊是那晚風吹襲,令人心生寒噤!
兩首詞同寫羈旅愁苦,都有云之意象,營造迷蒙的氛圍。“云”作為中國古典詩歌常見的意象,很早就已為人們所注意,并進入詩歌審美之中。詩經之“云”表“眾多”意。由于認識上的局限,見天上漫漫云朵,其實為眾,是而認為眾多。也有看云飄飄而產生感嘆的,看白云飄悠悠而想到時運之艱難,有幾分惆悵,到了《楚辭》,“云”有了個性化。宋玉《九辯·四》解釋“浮云”于高空飄蕩,似高志之于理想,又不免“浮”而不定,因為云“浮”而難免有不能自控之處,因而高志遭疑總難免,此“浮云”實為詩人心中情感之云。云,作為一種意象,在不同的詩歌作品中被作者賦予了不同的思想。
斷情殘意落人間。
一簾秋雨剪燈看。
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
上一篇:宋詞《虞美人·呂勝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賀新郎·劉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