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作品賞析
(衙內領張千、李稍上①。衙內云: ) 小官楊衙內是也。頗奈白士中無理②,量你到的那里! 豈不知我要取譚記兒為妾,他就公然背了我③,娶了譚記兒為妻,同臨任所。此恨非淺! 如今我親身到潭州④,標取白士中首級。你道別的人為甚么我不帶他來? 這一個是張千,這一個是李稍: 這兩個小的,聰明乖覺,都是我心腹之人,因此上則帶的這兩個人來。(張千去衙內鬢邊做拏科。) (衙內云: ) ! 你做什么?(張千云: ) 相公鬢邊一個虱子。(衙內云: )這廝倒也說的是。我在這船只上個月期程,也不曾梳篦的頭,我的兒好乖!(李稍去衙內鬢上做拏科。) (衙內云: )李稍,你也怎的? (李稍云: ) 相公鬢上一個狗鱉⑤。(衙內云: ) 你看這廝! (親隨、李稍同去衙內鬢上做拏科⑥。) (衙內云: ) 弟子孩兒! 直恁的般多⑦! (李稍云: ) 親隨,今日是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令,我每安排些酒果,與大人玩月,可不好?(張千云: ) 你說的是。(張千同李稍做見科,云: ) 大人,今日是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令,對著如此月色,孩兒每與大人把一杯酒賞月,何如? (衙內做怒科,云: )! 這個弟子孩兒, 說什么話! 我要來干公事,怎么教我吃酒? (張千云: ) 大人,您孩兒每并無歹意,是孝順的心腸。大人不用,孩兒們一點不敢吃。(衙內云: )親隨,你若吃酒呢? (張千云: ) 我若吃一點酒呵,出血。(衙內云: ) 正是,休要吃酒。李稍,你若吃酒呢? (李稍云: )我若吃酒,害疔瘡。(衙內云: ) 既是您兩個不吃酒,也罷,也罷,我則飲三杯,安排酒果過來。(張千云: ) 李稍,抬果桌過來。(李稍做抬果桌科,云: ) 果桌在此,我執壺,你遞酒。(張千云: ) 我兒,釃滿著⑧。(做遞酒科,云: ) 大人滿飲一杯。(衙內做接酒科。) (張千倒退自飲科。) (衙內云: ) 親隨,你怎么自吃了。(張千云: ) 大人,這個是攝毒的盞兒⑨。這酒不是家里帶來的酒,是買的酒,大人吃下去,若有好歹,藥殺了大人⑩,我可怎么了? (衙內云: )說的是。你是我心腹人。(李稍做遞酒科,云: )你要吃酒,弄這等嘴兒; 待我送酒,大人滿飲一杯。(衙內接科。) (李稍自飲科。)(衙內云: ) 你也怎的? (李稍云: ) 大人,他吃的,我也吃的。(衙內云: ) 你看這廝! 我且慢慢的吃幾杯。親隨,與我把別的民船都趕開者。(正旦拿魚上云: )這里也無人。妾身白士中的夫人譚記兒是也。妝扮做個賣魚的,見楊衙內去。好魚也! 這魚在那江邊游戲,趁浪尋食,卻被我駕一孤舟,撒開網去,打出三尺錦鱗,還活活潑潑的亂跳,好鮮魚也! (唱: )
【越調斗鵪鶉】 則這今晚開筵,正是中秋令節,只合低唱淺斟(11),莫待他花殘月缺。見了的珍奇,不消的咱說,則這魚鱗甲鮮滋味別,這魚不宜那水煮油煎,則是那薄批細切(12)。
(云: ) 我這一來,非容易也呵! (唱: )
【紫花兒序】 俺則待稍關打節(13),怕有那慣施舍的經商不請言賒,則俺這籃中魚尾,又不比案上羅列,活計全別(14),俺則是一撒網,一蓑衣,一箬笠,先圖些打捏(15),只問那肯買的哥哥照顧俺也些些。
(云: ) 我纜住這船,上的岸來。(做見李稍科,云: ) 哥哥,萬福! (李稍云: )這個姐姐,我有些面善。(正旦云: ) 你道我是誰? (李稍云: ) 姐姐,你敢是張二嫂么? (正旦云: ) 我便是張二嫂。你怎么不認的我了? 你是誰? (李稍云: )則我便是李阿鱉。(正旦云: ) 你是李阿鱉? (正旦做打科,云: ) 兒子,這些時吃得好了,我想你來。(李稍云: ) 二嫂,你見我親么! (正旦云: ) 兒子,我見你,可不知親哩(16)。你如今過去,和相公說一聲,著我過去切鲙,得些錢鈔,養活我來也好。(李稍云: ) 我知道了。親隨,你來。(張千云: ) 弟子孩兒,喚我做什么!(李稍云: ) 有我個張二嫂,要與大人切鲙。(張千云: ) 甚么張二嫂? (正旦見張千科,云: ) 媳婦孝順的心腸,將著一尾金色鯉魚特來獻新,望與相公說一聲咱。(張千云: ) 也得,也得,我與你說去。得的錢鈔,與我買些酒吃。你隨著我來。(做見衙內科,云: ) 大人,有個張二嫂,要與大人切鲙。(衙內云: ) 甚么張二嫂?(正旦見科,云: ) 相公,萬福! (衙內做意科,云: ) 一個好婦人也! 小娘子,你來做甚么? (正旦云: ) 媳婦孝順的心腸,將著這尾金色鯉魚,一徑的來獻新。可將砧板、刀子來,我切鲙哩。(衙內云: )難得小娘子如此般用意,怎敢著小娘子切鲙,俗了手! 李稍,拿了去,與我姜辣煎了來(17)! (李稍云: ) 大人, 不要他切就村了。(衙內云: ) 多謝小娘子來意!抬過果桌來,我和小娘子飲三杯。將酒來,娘子滿飲一杯。(張千做吃酒科。) (衙內云: )你怎的? (張千云: ) 你請他,他又請你,你又不吃,他又不吃,可不這杯酒冷了? 不如等親隨乘熱吃了,倒也干凈。(衙內云: ) 唗! 靠后! 將酒來! 小娘子滿飲此杯。(正旦云: ) 相公請! (張千云: )你吃便吃,不吃我又來也。(正旦做跪衙內科。) (衙內扯正旦科,云: )小娘子請起! 我受了你的禮,就做不得夫妻了。(正旦云: ) 媳婦來到這里,便受了禮,也做得夫妻。(張千同李稍拍桌科,云: )妙,妙,妙! (衙內云: ) 小娘子請坐。(正旦云: )相公,你此一來何往?
(衙內云: )小官有公差事。(李稍云: )二嫂,專為要殺白士中來。(衙內云: )唗! 你說什么? (正旦云: ) 相公,若拿了白士中呵,也除了潭州一害。只是這州里怎么不見差人來迎接相公? (衙內云: )小娘子,你卻不知,我恐怕人知道,走了消息,故此不要他們迎接。(正旦唱: )
【金蕉葉】 相公,你若是報一聲著人遠接,怕不的船兒上有五十座笙歌擺設。你為公事來到這些,不知你怎生做兀的關節?
(衙內云: )小娘子,早是你來的早(18),若來的遲呵,小官歇息了也。(正旦唱: )
【調笑令】 若是賤妾晚來些,相公船兒上黑齁齁的熟睡歇; 則你那金牌勢劍身旁列,見官人遠離一射,索用甚從人攔當者,俺只待拖狗皮的拷斷他腰截。
(衙內云: )李稍,我央及你,你替我做個落花媒人(19)。你和張二嫂說,大夫人不許他,許他做第二個夫人,包髻、團衫、繡手巾(20),都是他受用的。(李稍云: )相公放心,都在我身上。(做見正旦科,云: ) 二嫂,你有福也! 相公說來,大夫人不許你,許你做第二個夫人,包髻、團衫 袖腿繃…… (正旦云: ) 敢是繡手巾?(李稍云: ) 正是繡手巾。(正旦云: )我不信,等我自問相公去。(正旦見衙內科,云: ) 相公,恰才李稍說的那話,可真個是相公說來? (衙內云: ) 是小官說來(正旦云: ) 量媳婦有何才能,著相公如此般錯愛也。(衙內云: ) 多謝、多謝!小娘子就靠著小官坐一坐,可也無傷。(正旦云: ) 妾身不敢。(唱: )
【鬼三臺】不是我夸貞烈,世不曾和個人兒熱。我丑則丑, 刁決古(21), 不由我見官人便心邪,我也立不得志節。官人,你救黎民,為人須為徹; 拿濫官,殺人須見血。我呵,只為你這眼去眉來,(正旦與衙內做意兒科,唱: ) 使不著我那冰清玉潔。
(衙內做喜科,云: ) 勿、勿、勿(22)!(張千與李稍做喜科,云: )勿、勿、勿!(衙內云: ) 你兩個怎的? (李稍云: )大家耍一耍。(正旦唱: )
【圣藥王】珠冠兒怎戴者(23),霞帔兒怎掛著(24),這三檐傘怎向頂門遮(25)? 喚侍妾簇捧者, 我從來打魚船上扭的那身子別,替你穩坐七香車(26)。
(衙內云: ) 小娘子,我出一對與你對:羅袖半翻鸚鵡盞(27)。(正旦云: ) 妾對;玉纖重整鳳凰衾(28)。(衙內拍桌科,云: )妙、妙、妙! 小娘子,你莫非識字么? (正旦云: )妾身略識些撇豎點劃。(衙內云: )小娘子既然識字,小官再出一對: 雞頭個個難舒頸(29)。(正旦云: ) 妾對: 龍眼團團不轉睛(30)。(張千同李稍拍桌科,云: )妙、妙、妙! (正旦云: ) 妾身難的遇著相公,乞賜珠玉(31)。(衙內云: ) 哦! 你要我贈你什么詞賦? 有、有、有! 李稍,將紙筆硯墨來。(李稍做拿砌末科(32),云; )相公,紙墨筆硯在此。(衙內云: ) 我寫就了也,詞寄 《西江月》。(正旦云: )相公,表白一遍咱。(衙內做念科,云: )夜月一天秋露,冷風萬里江湖。好花須有美人扶,情意不堪會處。仙子初離月浦(33),嫦娥忽下云衢(34)。小詞倉卒對君書,付與你個知心人物。(正旦云: ) 高才,高才!我也回奉相公一首,詞寄《夜行船》。(衙內云: )小娘子,你表白一遍咱。(正旦做念科,云: ) 花底雙雙鶯燕語,也勝他鳳只鸞孤。一霎恩情,片時云雨,關連著宿緣前注(35)。天保今生為眷屬,但則愿似水如魚。 冷落江湖, 團圞人月(36), 相連著夜行船去。(衙內云: ) 妙、妙、妙! 你的更勝似我的。小娘子,俺和你慢慢的再飲幾杯。(正旦云: ) 敢問相公,因甚么要殺白士中? (衙內云: ) 小娘子,你休問他。(李稍云: ) 張二嫂,俺相公有勢劍在這里! (衙內云: ) 休與他看。(正旦云: ) 這個是勢劍? 衙內見愛媳婦,借與我拿去治三日魚好那? (衙內云: ) 便借與他。(張千云: ) 還有金牌哩! (正旦云: ) 這個是金牌? 衙內見愛我,與我打戒指兒吧。再有什么? (李稍云: ) 這個是文書。(正旦云: ) 這個便是買賣的合同? (正旦做袖文書科,云: ) 相公再飲一杯。(衙內云: ) 酒勾了也。小娘子休唱前篇,則唱幺篇(37)。(做醉科。) (正旦云: ) 冷落江湖, 團圞人月, 相隨著夜行船去。(親隨同李稍做睡科。) (正旦云: ) 這廝都睡著了也。(唱: )
【禿廝兒】 那廝也忒懵懂(38),玉山低趄(39),著鬼祟醉眼乜斜(40),我將這金牌虎符都袖褪者(41)。喚相公,早醒些,快迭(42)!
【絡絲娘】 我且回身將楊衙內深深的拜謝,您娘向急飐飐船兒上去也,到家對兒夫盡分說那一番周折。
(帶云(43): )慚愧,慚愧! (唱: )
【收尾】 從今不受人磨滅,穩情取好夫妻百年喜悅(44)。俺這里,美孜孜在芙蓉帳笑春風; 只他那,冷清清楊柳岸伴殘月(45)。(下。)
(衙內云: ) 張二嫂,張二嫂,那里去了?(做失驚科,云: ) 李稍,張二嫂怎么去了? 看我的勢劍金牌,可在那里? (張千
云: ) 就不見了金牌,還有勢劍共文書哩!(李稍云: ) 連勢劍文書都被他拿去了!(衙內云: ) 似此怎了也? (李稍唱: )
【馬鞍兒】 想著想著跌腳兒叫。(張千唱: )想著想著我難熬。(衙內唱: )酩子里愁腸酩子里焦(46)。(眾合唱: ) 又不敢著旁人知道;則把他這好香燒、好香燒,咒的他熱肉兒跳!
(李稍云: ) 黃昏無旅店,(張千云: )今晚宿誰家(47)? (衙內云: ) 這廝每扮戲那! (眾同下。)
在關漢卿所寫的大量反映婦女問題的雜劇中,《望江亭》(全名《望江亭中秋切鲙》) 當推為優秀的代表作之一。它雖然選取的是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側面,也稱不上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但卻遠遠踰越了愛情的糾葛,突破了僅反對封建禮教的局限,跟權豪勢要的迫害和橫行密切結合起來,深刻地揭露元代吏治的弊端,展示出封建社會具有普遍意義的主題,溢發著強烈的時代氣息。因而,它也就更具有社會認識的價值。
《望江亭》全本,屬于喜劇范疇,它和 《救風塵》一起可謂關漢卿喜劇中的兩顆明珠,閃耀著不朽的光輝。
“寓莊于諧”是一切喜劇突出的藝術特征。“莊”者,謂主題思想的嚴肅性、深刻性; “諧”者,謂表現形式的趣味性、生動性。即深邃莊嚴的主題,體現于詼諧可笑的形式。其二者結成辯證統一的關系,相輔而相成。“諧”從屬和服務于“莊”,沒有深廣的主題,喜劇就喪失它的靈魂,缺乏“主腦”,因而切不可離“莊”而一味求“諧”,流于毫無意義的逗樂。但是,沒有適當“諧”的形式,喜劇也就消泯了自身應有的特點,很難以獨具的風貌卓立于五彩繽紛的藝苑。
《望江亭》一劇正是遵循著這一藝術規律而創作出來的。它并不是以重大題材呈現舞臺,也不是構成劇烈的社會沖突震撼人心,它只是圍繞年輕美貌的寡婦譚記兒的婚姻糾葛,展開一系列曲折生動的喜劇情節,“于嘻笑詼諧中包含絕大文章” (李漁《笠翁偶集》) 。劇情是這樣的:譚記兒死了丈夫后,過著寂寞寡居的生活,當朝權豪勢要兼花花太歲楊衙內早已覬覦,妄圖侍機霸占為妾。當譚記兒跟白士中結為伉儷后,他探得消息,嫉恨在心,遂暗施詭計,誣陷白士中“貪花戀酒,不理公事”,輕而易舉從皇帝那里騙取了置人于死的 “勢劍金牌”和逮人文書,當即不露風聲地馳往潭州,去標取白士中的首級。白士中從家書中得知這一橫禍就要臨頭,終日悶悶不樂,憂心忡忡,坐臥不寧。譚記兒覺察到丈夫必有心事,便三番五次追問,終于吐露實情。她激起一腔義憤,決計跟楊衙內周旋一番,救丈夫出危難。當探聽到楊衙內確切的行跡后,譚記兒便巧扮漁婦,以獻鮮切鲙為名,沖破重重防衛,連夜登上對手到達潭州后所暗地駐扎的望江亭。第三折戲就在一片緊張而諧趣的氣氛中展開。譚記兒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跟楊衙內展開了一場智斗,賺取了勢劍金牌和文書,拂袖而去。炙手可熱的對手倚勢挾權,誣害良民,奪人妻室,終于陰謀敗露,被問成殺罪,杖八十削職歸田。花花太歲受到應得的懲罰,譚記兒和白士中夫妻相偕,恩愛至終。全本均用“諧詞”,構成喜劇性沖突,在情節推進中,逐步顯露出“隱言”,所反映的思想內容,豐富深廣。楊衙內有恃無恐,氣勢洶洶,橫行朝野,而且享有皇帝親賜的先斬后奏的特權,可見為最高統治者寵信之深,地位之顯赫。在這里劇作家有意無意地將批判鋒芒直接指向了至高無上的皇權,表現出反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在元代極端殘暴的社會里,能夠濫施淫威,掌握生殺權柄,達到為所欲為的地步,除了蒙古貴族階級外,還有誰能做到?作品雖未明言,但對異族血腥統治的不滿和民族反抗意識,迂回曲折地躍于字里行間。至于,白士中身居州官,在當時有較大的權勢和較高的地位,然而也難逃楊衙內的迫害,可見元代普通百姓的命運,就更加悲慘,遭遇就更加不堪言狀了。全劇從側面比較深刻地揭示了元代社會的黑暗,這種“莊”的主題,正是透過“諧”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第三折“切繪”,主要是寫譚記兒喬妝成漁婦身份,登臨望江亭,以獻鮮為名,來到楊衙內住地,跟兇惡的對手進行了以弱勝強的較量,最后獲得勝利告終,突出地表現了她智慧非凡,機智勇敢,毫不妥協的斗爭意志和充滿自信的樂觀主義精神。此折,在全劇中堪稱重要關目,矛盾沖突高度集中,妙趣橫生,喜劇特色濃郁。
首先,戲劇情節緊張激烈和輕松愉快密切結合,一張一弛,向前推進,以增強喜劇性。開折,楊衙內一上場,有段獨白,自敘親赴潭州的目的,就是要斬殺白士中,霸占譚記兒。口氣何等狂妄,來勢兇猛,緊張氣氛突兀而起。楊衙內威勢赫赫,遠非弱小者所能抵擋,這不能不讓人為白、譚二人的命運擔憂。接著道出只挑選聰明乖覺的心腹二人貼身跟隨,未有興師動眾,是出于詭密行事,避免走漏消息,并且命令驅趕住處附近的民船,嚴加防衛。處處暗藏殺機,還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造成讀者心理上的懸念。上述種種蓄勢渲聲,從反面作好鋪墊,讓人無不為正面人物的出場捏一把汗。譚記兒面臨這嚴峻的情勢,無所畏懼,堅信正義屬于自己一邊,滿懷必勝的信心,只身深入虎狼穴窟。她上場以后,劇作家獨出心裁地為她安排了一系列說白、唱曲,精妙的表演、聲腔,洋濫著喜劇意味,劇情亦緊亦松,一直演進到下場。譚記兒裝扮成漁婦,在白浪滔滔的江面上搖蕩著孤舟,撒網打魚,插入一段說白: “這魚在那江邊游戲,趁浪尋食,卻被我駕一孤舟,撒開網去,打出三尺錦鱗,還活活潑潑的亂跳,好鮮魚也! ”配合著人物的舞臺動作,表現得歡快風趣,寓意雙關,以實說 “打出三尺錦鱗”,暗示對手若魚兒落網難逃,既是對惡勢力不屑一顧的蔑視,也是充滿自信,壓倒強敵的表白。接著譚記兒騙過兩個侍從,接近楊衙內。她一眼就看穿對手是個酒色之徒,于是采用特殊的斗爭方式,假裝媚態,追歡賣俏,投下誘餌。這個花花太歲不出所料也就很快昏昏然上鉤待擒了。作者正是抓住一些似乎不合于人情物理的現象,加以描述,寓哭于笑,將繃緊的情節沖突為一弛。女主人公牢牢掌握著主動權,先是逢場作戲,把盞敬酒,唱了支〔調笑令〕,是說如我來遲一會,相公已經熟睡,齁聲如雷,而你有金牌勢劍執掌身邊,求見官人要遠離一箭射程之地,有什么隨從的人前去攔擋,我就要象拖狗皮似地拷斷腰骨。夸耀恭維之聲,可見衙內之警戒森嚴,威風凜凜; 指斥罣罵之聲,顯示記兒之膽大勇敢,不畏強暴。嚴厲中見出痛快。當對手要娶她做小夫人時,她又假做許允,唱了支〔圣藥王〕,曲詞伴和著貼切的身段舞姿,時而戴珠冠兒,時而掛霞帔兒,時而遮三檐傘,女主人公談笑風生,神氣十足,不可一世的楊衙內乃拜倒于足下。隨后,又是對對兒,又是填詞兒,譚記兒應酬自如,不露破綻,更加迷惑對手,使其昏頭轉向,成為甕中之鱉,百般馴順。勢劍,借去治魚三日; 金牌,拿去打戒指兒; 文書,做了買賣合同,看了惹人發笑,饒有一種歡趣。譚記兒賺取了飲賜的生殺與奪之物,向醉倒席間的丑類投以鄙夷的目光,滿懷勝利豪情,泛舟而去。全折在兒個回合的較量中,隨著喜劇情節的不斷發展,尖銳的沖突、嚴峻的斗爭,變為諧劇的場面、歡快的氣氛表現出來。力量的對比也發生轉化,正面人物由弱變強,反面人物由強變弱,女主人公終以強大的優勢壓倒敵手,戰而勝之。
其次,反面角色滑稽的表演,現出丑惡的原形,在一片嬉笑怒罵聲中,給予有力地嘲弄和鞭撻,以增強喜劇性。劇作家在突現楊衙內耀武揚威,以強凌弱的同時,還抓住他可笑可鄙的性格特征,揭示出污濁腐朽的一面。全折開頭處,安排了兩個非常精采的細節。一個是張千、李稍兩個親隨,爭相去衙內鬢邊捉虱子、逮狗鱉、低三下四取悅于上司,具有一石兩鳥的作用,主子庸俗透頂,奴才卑賤至極,足令人作嘔嗤鼻。一個是楊衙內口口聲聲“我要來干公事,怎么叫我吃酒?”勒逼兩個侍從賭咒發誓: 若吃一點酒就讓“出血”,或“害疔瘡”,然而一轉目就原形畢露,立即吆喝擺設酒果,痛飲三杯;同時兩個侍從也本性不改,借口“攝毒” 自酌自飲起來。他們貪杯嗜酒,卻硬要裝腔作勢,極盡其做假欺世之能事。反面人物的所作所為,本來就是有違于人情事理的。這里采用夸張的手法,勾畫種種丑態,暴露偽善本質,窮形盡相,諷刺辛辣。全折結尾處,三個反面角色由分到合,唱了支 〔馬鞍兒〕,一個 “跌腳兒叫”,一個 “我難熬”,一個 “酩子里愁腸酩子里焦”,有苦難言,尬尷狼狽之態盡出。最后,合為一腔,詛咒不已,發泄一通: “把他這好香燒、好香燒,咒的他熱肉兒跳! ”三個丑類,一言一行,自我暴露,滑稽可笑,從而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再次,在自相矛盾的形式中,透過偽裝和假象,揭露反面人物骯臟的靈魂,顯示其真實的面目,以增強喜劇性。在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中,存在許多喜劇性的事物,它們往往以倒錯的狀態出現,表里相悖,很難一致。這種現象也反映在喜劇藝術中。如本折安排了一個奇巧精妙的場面,楊衙內不學無術,卻冒充文雅,填詞作賦。在筵席上,譚記兒 “賣弄”風情,趁楊衙內酒酣之際,先是對兩句調情的對聯,對方眉飛色舞,不能自已。接著是填寫淫詞兒,楊衙內難以忘情,寄 《西江月》一首: “夜月一天秋露,冷風萬里江湖。好花須有美人扶,情意不堪會處。仙子初離月浦,嫦娥忽下云衢。小詞倉卒對君書,付與你個知心人物。”魯迅先生指示: “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魯迅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楊衙內本無文才,竟儼然裝出一副很有學問的樣子,賣弄斯文。這樣就將掩蓋起來的 “無價值的”東西撕破,豁露在讀者的面前,讓人發出輕蔑的嗤笑。
最后,諷刺和幽默結合于一體,既包含對否定對象的無情揭露,又寄寓對肯定對象的熱烈謳歌,以增強喜劇性。當譚記兒懷揣歡悅,勝利而歸時,連續唱了三支曲子: 〔禿斯兒〕 、〔絡絲娘〕 和 〔收尾〕,曲詞寫得 “可以一字括之,曰: ‘趣’ ”。(黃周星 《制曲枝語》) 女主人公先譏笑楊衙內酒醉色迷的無恥嘴臉; “那廝也忒懵懂,玉山低趄,著鬼祟醉眼乜斜。”繼而戲謔一番: “喚相公,早醒些,快迭! ”然后抑制不住內心的欣喜,給手下的敗將“深深的拜謝”,捉弄之后唱道: “您娘向急飐飐船兒上去也,到家對兒夫盡分說那一番周折”。妙語解頤,從讀者心底爆發出笑聲,這笑聲,是對反面人物卑劣、愚蠢行為的冷嘲熱諷,也是對正面人物機智、勇敢行為的幽默贊揚。這里有暴露鞭撻,也有歌頌禮贊; 有怒目唾罵,也有會心微笑,一正一反,互相輝映而相得益彰。至于〔收尾〕一曲: “俺這里,美孜孜在芙蓉帳笑春風; 只他那,冷清清楊柳岸伴殘月”。諷刺和幽默熔為一爐,一方是笑逐顏開,春風得意; 一方是露宿柳岸,孤寂冷落。異常生動地唱出了正義者的勝利和自豪,邪惡者的慘敗和沮喪。雙方在一勝一敗中,對照更加鮮明。
此外,還應指出,元雜劇在藝術體制上的通例,全本多由一人主唱到底,或正旦,或正末,其他角色一般只說不唱。而此拆尾端,突破了這種限制,三個反面次要人物也共同唱了一支曲子,其中有分唱,也有合唱,表明偉大的戲劇家在藝術上仍在繼續進行孜孜不倦的新探索,表現出一種積極主動的創造精神。
注釋
①衙內: 宋元時代泛指權豪勢要之家的子弟。
②頗奈: 不可耐,即可恨的意思,又作 “叵耐,
③背了: 背著,暗地里,
④潭州: 現在湖南長沙一帶。
⑤狗鱉: 一種狗身上的寄生蟲。
⑥親隨: 貼身侍從,此指張千。
⑦直恁(nen嫩) 的:竟那樣。
⑧釃(shi失): 斟酒。
⑨攝毒試驗是否有毒。
⑩藥殺: 藥死,毒死。
(11)低唱淺斟: 低聲歌唱,少斟慢飲。
(12)薄批細切: 即切鲙,把魚肉切成薄片。
(13)稍關打節:打通關節。
(14)活計:做法。
(15)打捏:指錢鈔。
(16)可不知親:當然很親,
(17)煎: 煎燴。
(18)早是: 幸虧的意思。
(19)落花媒人: 現成的媒人。 一說給出過嫁的婦女作媒人。
(20)包髻、團衫、繡手巾:當時娶妾所送的禮品。
(21)刁決古: 剛強固執。
(22)勿、 勿、勿: 喜笑若狂時所發言的應答聲。
(23)珠冠: 綴飾有珠寶的帽子。
(24)霞帔: 繡著花色的長背心。
(25)三檐傘:三道邊的傘,用作遮陽。
(26)七香車: 華麗的車子,多用香料熏過。
(27)鸚鵡盞: 酒杯名,用鸚鵡螺制成。
(28)玉纖: 指女子的手,象玉一般美麗纖細。
(29)雞頭: 指芡實。
(30)龍眼: 指桂圓。
(31)珠玉: 古人對優秀文學作品的贊詞。
(32)砌末: 指演出時所用的小道具。此指紙筆硯墨。
(33)月浦: 指月宮。
(34)云衢: 指云天。
(35)宿緣前注: 緣分前世注定。
(36)團圞 (luan鸞) 人月: 人和月兩相團圓。
(37)幺篇: 指詞的下片, 或叫后篇。
(38)懵懂: 糊涂。
(39)玉山: 喻指軀體。低趄 (qie) : 歪斜傾倒的樣子。
(40)乜(mie) 斜: 形容醉眼迷蒙不清的樣子。
(41)袖褪: 藏在袖中。袖,用作動詞。
(42)快迭: 快點,快些。
(43)帶云:即帶白,唱曲中夾的賓白。
(44)穩情取: 必定能做到。
(45)楊柳岸伴殘月: 借用北宋柳永詞《雨霖鈴》的名句 “楊柳岸曉風殘月”,用以嘲謔楊衙內的冷落寂寞。
(46)酩子里: 暗地里。
(47)兩句下場詩: 明臧晉叔編《元曲選》本缺,據 《古名家雜劇》本增補。
上一篇: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作品賞析
下一篇:關漢卿溫太真玉鏡臺(第三折)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