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摸魚兒①·魏了翁》
記年時、三星明處。尊前攜手相語。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誰知道,尚隨逐風華,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便卷卻旌麾②,提將繡斧③。天口笑應許。 逢初度。從頭要為君數。怕君驚落前箸。天東扶木三千丈,不照關河煙雨④。誰砥柱。想造物生才⑤,肯恁無分付⑥。九州風露。待公等歸來,為清天步。容我賦歸⑦去。
①摸魚兒,詞牌名?! 、陟瑚?,本為指揮旗。后多指將帥之旗;引申為旗仗。 ③繡斧,漢武帝天漢二年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持節,至各地巡捕群盜。見《漢書·武帝紀》。后遂以“繡斧”指皇帝特派的執法大員。 ?、荜P河,元好問《岐陽》詩之二:“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 ?、菰煳?,特指創造萬物?! 、揄?nèn),那么,那樣,如此,這樣;怎么。 ?、哔x歸,《論語·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后因以“賦歸”表示告歸,辭官歸里。
這是一首表達愛國憂民情懷之作。詞人追思昨昔,瞻望今朝,縱橫想像,胸中飽含激情,言語之間充滿雄心抱負。
上片首句寫道:“記年時、三星明處。尊前攜手相語?!弊髡咦匪纪?,回想難眠之夜,一邊依戀明月星空之舊時,一邊想起執手相看、情義久長的情景,言詞之間蘊含深情,作者筆下的脈脈情致流瀉而出。這里作者寫幽情美景,意在為下文鋪墊?!凹疑叫矣泄虾陀蟆:慰嗤渡砉俑?,詞人表達心中的向往,希冀田園美景、懷念歸真生活,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對仕途宦海的厭倦?!罢l知道,尚隨逐風華,為蜀分南土”這句,作者在表達心志之后,便筆鋒突兀,所向變換:剛剛還是田園佳話,隨后便是憂心忡忡,訴說國難飄搖,戰火連綿的陰云席卷而來的景象?!耙狼傲 1憔韰s旌麾,提將繡斧。天口笑應許”,作者用“卷卻旌麾、提將繡斧”言詞凝練地描繪出當時生活潦倒、百姓涂炭的境況。訴說之中詞人內心充滿著凄苦憂傷和綿長的無奈。
“逢初度。從頭要為君數。怕君驚落前箸”。作者句句表述忠情憂意,滿含對時局的牽掛和擔憂,一個“怕”字,可見形勢之急迫,危局之恐怖?!疤鞏|扶木三千丈,不照關河煙雨”。
作者引用精練的名句“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表達對邊關情境的關切,流露出對國難家愁的牽掛?!罢l砥柱。想造物生才,肯恁無分付?!边@里作者一句發問,令人心襟振顫,不由思考:大廈何人來支撐?作者心中不解的憂苦,也正是在表達對國家命運擔憂。“九州風露。待公等歸來,為清天步”,到此,作者胸中已經是激情澎湃,形成霄漢沖斗牛之勢,盼望天下俊杰,共報九州大地。待到那時,方會安然悠閑、神弛心泰,用一句話了結心愿:“容我賦歸去?!?/p>
煙雨的意象,有時形容政治、社會局勢,表達紛亂不安。詩人屈原在《涉江》中寫道:“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訴說放逐之地的凄涼。有時往往通過陰雨連綿、細雨翻飛的景象刻畫,表現主人公離別時的依依不舍、黯然神傷之情。雨的細膩情長的意象,清麗傳神的內涵,也使人憐愛有加。它所渲染的凄清氛圍,寂寞情感,常常和離別、漂泊、孤獨相伴。
●摸魚兒,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本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陂塘柳》《山鬼謠》等。雙調一百十六字,仄韻。
●賦歸小傳。陶淵明在上京,將辭官回歸的感覺,用文字表述出來,寫下了“歸去來兮辭(并序)”,在文中他表明了功名富貴非他追求,神仙世界又虛無縹渺,來日已經不多,惟有遂順自己的心愿任意而行。這時候的淵明,斷絕了與上流社會的一切來往,過了一段極其寧靜悠閑的田居生活。寫了《歸園田居五首》組詩。其中第三首詩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古往今來,中國的詩詞佳作中,通過景色描畫抒發愛國憂情的作品如同魚鯽過江,不可枚舉。
蘭陵王
丙子送春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喝?,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這首詞雖表面是抒寫春天,實際上卻含有深意,實在哀悼南宋的滅亡;描繪破碎山河,衰敗景象,實在表達作者的無限悲痛。
第一節寫國度淪陷的衰敗景象?!按喝ト碎g無路”一句道破情思,人間已無路,滿目盡蒼涼,生活在作者心中黯然失色,前途了無意味,充滿著無望和悲傷。“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臨安失陷物是人非、春華不在。作者用“芳草”喻指繁盛的國勢,而今故國何在?“風沙暗南浦”作者描繪的是匪徒南下,摧殘踐踏,陰云密布的形勢。作者回顧政局世事,表達個人觀感:“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泵枥L的是眼前的殘破衰敗之象:鴉在荒城上空,北斗失向;元宵前夕,黑暗一片,不見繁華的蹤跡。
第二節作者抒寫春天歸去,百姓遭受磨難的亡國之痛?!按喝ィ钫l苦?”景色逝去,其實是強盛不在,凌辱來臨,苦難的洗禮。隨后便是作者形象地回答:“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君臣被俘,如同大雁遠去,消失在遙遠北方,目睹宮苑凄慘的景象,夕陽暮色之中,只有杜鵑啼血而已,悲慘戚絕?!坝駱洹比?,表達了亡國的悲痛?!坝駱洹彼脊释?,金銅辭國悲,真是感人肺腑。“斜日未能度”,表達依依不舍,無限留戀的傷感離別場景。
第三節表達作者的故國之思?!按喝ィ衼矸?”作者深深眷念故土祖國,時刻企盼回歸。隨后詞人引經據典,表達憂思。在風雨盡日侵襲蘇堤時渲染凄涼氣氛。昨日桃柳成蔭的魅力境地,今日卻處于風雨飄搖之態。此時此刻,作者只能“神游故國”,通過追思表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詞的尾句,“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一句,表示無路所向,只能共話亡國的黯然神傷之感。
這首詞寫在元軍攻破臨安之后,表達了作者的亡國之痛與故國之愛。
天東扶木三千丈,不照關河煙雨。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
上一篇:宋詞《少年游·張耒》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望江南·吳文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