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 四別(四首選二)·其一、敘別
從來別恨曾經慣,都不似這今番。汪洋悶海無邊岸,痛感傷,謾哽咽,空嗟嘆。
[感皇恩]倦聽陽關,懶上征鞍,口慵開,心似醉,淚難干。千般懊惱,萬種愁煩。這番別,明日去,甚時還?
[采茶歌]晚風閑,暮云殘,鸞箋欲寄雁驚寒。坐處憂愁行處懶,別時容易見時難。
這是鐘嗣成《四別》曲之一,曲詞真切細膩地敘述描繪了與心上人離別時的悲愴心情。
第一至第六句[罵玉郎]曲為第一個層次,此層概述離別之際的傷痛情懷。第一、二句運用反襯手法寫出“今番”分手的特殊心態;已經經歷過許多次離別,離愁別恨似乎已經習慣于忍受,但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令人難以排解,難以自持。“今番”別恨是怎樣的呢?詩人以“汪洋悶海無邊岸”一句形象的比喻,寫出它像海洋一樣無邊無際。這里突出了一個“悶”字,并以“謾哽咽”、“空嗟嘆”等加深這種郁悶心情的描寫,傷痛的情感無法用語言表達,它只能哽咽在喉頭,或者發一聲長嘆。
“倦聽陽關”以下五句是[感皇恩]曲,為本詩第二個層次,此層繪聲繪色地描寫別離時的情景及情懷。詩人“倦聽陽關”不僅包含此曲已聽過太多不忍再聽,也包含詩人已被離別之情折磨得心神非常疲憊。這一“倦”字與“懶上征鞍”之“懶”字相連接,更襯托出在離愁別緒困擾下心神憔悴的神態,征鞍是難上的啊,一個“懶”字不僅包含了由于留戀難舍不想上的心情,而且也包含著困倦不愿上的狀貌。“口慵開,心似醉,淚難干”更加形象地寫出離別時的凄愴情態。別意綿綿,千言萬語,欲說還休;心緒迷茫,神情癡亂,不飲已醉。只有淚不停地流濕面頰,難拭難干。短短三句無聲的語言就把一種深沉的、刻骨銘心的離情別意托顯出來。未寫言語而“此時無聲勝有聲”。“千般懊惱,萬種愁煩”五句是抒情主人公在此情此境中內心活動的展現:他還沒有和心上人分別就想著“這番別,明日去,甚時還?”這是將行者心中的一個最強音。
“晚風閑”以下五句[采茶歌]曲,為本詩的最后一個層次,此層寫詩人剛與意中人離別后的心情,其時晚風輕吹,殘陽映照,暮云低垂,這種蒼煙晚景益發勾起游子懷鄉思親的情懷,纏綿悱惻,不能自已。他剛剛離開就想給她寫信,無奈雁陣為深秋的寒氣所驚而飛鳴遠逝,他欲捎書信傳遞音信也只能是一場空虛的夢而已。他只能百無聊賴地“坐處憂愁行處懶”,每時每刻他都難遣難排難捱。“坐處憂愁行處懶”一語極富意蘊,使人想起了一個他鄉游子失魂落魄、坐立不寧的形容情態,這比典雅文詞的表現力要強得多了。
上一篇:仙呂·醉中天李嵩《髑髏紈扇》·黃公望|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沉醉東風失題五首(選四)·其三·|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