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傳奇·李漁《奈何天·誤相》原文與翻譯、賞析
【北新水令】 (生) 戲文今日演《西廂》,要與那俏鶯鶯奇逢殿上。恁要在畫中求愛寵,教俺在影里做情郎。(丑)你來做張生,我這陪你游玩的,倒是個法聰和尚了。(生) 只怕這美號也難當(dāng),那有個禿不全的法聰和尚!
【南步步嬌】 (旦、小旦同副凈上) (旦) 十幅長幡繡著僧伽像,眼是光明藏,攜來佞法王。愿保著亡者超升,生人興旺。賜一位俊秀好東床,于歸早把娘心放。
【北折桂令】 (生) 才進得古剎回廊,參了韋馱,謁了金剛。呀,只聞得寶殿風(fēng)來,旃檀氣里,帶著些蘭麝幽香。(作行到介) (生、丑、二旦各偷覷介) (生背介)覷著那俊龐兒,好教俺生平技癢,險些兒把跳東墻的腳步高張。怎當(dāng)他前有萱堂,后有紅娘,便道是做張生全要風(fēng)流,怎奈這鄭恒的對面當(dāng)場!
【南江兒水】 (小旦)超外初無脫,清中自有狂。為甚的衣冠忽作優(yōu)人相?這的是秀才硬脫頭巾障,終不然解元定是風(fēng)魔樣。且把朱陳慢講,還須要靜看神情,細聆聲響。
【北雁兒落帶得勝令】 (生)俏風(fēng)姿似月有光。好顏色似花初放。覷著他展春山興欲狂,轉(zhuǎn)秋波魂都喪。腰似柳在風(fēng)前飏,態(tài)如云在物外翔。要知他踏軟徑的新鞋樣,只將那驗芳塵的舊法量。無雙!這是女媧氏煉就的娉婷樣;相也么當(dāng),要補湊你這闕形骸做個比目娘!
【南僥僥令】 (小旦)信步游僧院,隨人入講堂。要看他無心自現(xiàn)的風(fēng)流相,全在那猛相遭不及防。
【北收江南】 (生)呀,都似這般樣的喜笑呵,轉(zhuǎn)教人恐懼徬徨,這叫做宜嗔反喜的不情龐,休猜做得意把眉揚。要佳人盼郎,請男兒自量!勸你把捉刀本色且收藏。
(旦) 我兒,這位郎君也看得過,就許了他罷。(小旦) 但憑母親做主。
【南園林好】 論儀容還須再商,當(dāng)不得那丑郎君將他襯幫。(對副凈介)你對他說: 全虧那同行魍魎,這是個真月老莫相忘!
(旦、小旦虛下) (丑作狂喜大笑介)
【北沽美酒帶太平令】 (生背唱)賀新婚的口大張,聽佳音的喜欲狂,把花燭安排入洞房。俺還替他愁著哩,覷溫柔玉有香,怎當(dāng)?shù)媚敲痛輾堃环鎰?chuàng)。挨一陣進門時的驚風(fēng)駭浪,拜堂時的肚膨氣脹;上床時的死推活攮,合歡時的牛舂馬撞,才得個心降意降。呀!甚來由造下了這重孽障!
(生、丑、小生同下)
【南尾】 (旦) 富人大半癡肥相,喜得他風(fēng)姿秀朗。(小旦)還怕是個外實中虛的白面郎!
身處萬丈紅塵中的人們,誰也不免經(jīng)歷陰錯陽差的生活所賜予的意外。慶幸、驚愕、嘆息抑或悲痛之余,人們常常會生出這樣的慨嘆: 天意如此,誰又能把天怎么樣呢! 李漁帶有強烈的滑稽色彩的風(fēng)情劇《奈何天》 (又名 《奇福記》),就是一部表現(xiàn)生活中的陰錯陽差的傳奇劇——這從劇作的名目,就已經(jīng)可以看得出來。此劇撰成于順治末年,取材于李漁自著的小說《丑郎君怕嬌偏得艷》 (載入其小說集《無聲戲》 中,亦即《連城璧》中的《美婦同遭花燭冤,村郎偏享溫柔福》),寫丑男子闕素封聘娶三位美婦人的故事。
財主闕素封 (字里侯) 外號 “闕不全”,“身上的五官四肢,沒有一件不帶些毛病”: 白花眼、疤瘌臉、禿指甲、瘸腿子、酒糟鼻、黃頭發(fā)、結(jié)巴舌、駱駝背、歪嘴巴,斷眉毛……這還不說,他身上的臭味兒,更是讓人忍無可忍。盡管如此,卻也礙不著人家闕不全家財萬貫、衣食無憂。不過,他也有不舒心的時候。闕不全娶了自幼訂下婚約的絕代佳人鄒小姐,煩惱接著就來了。好比是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這姻緣本來就不般配,更何況鄒小姐對他的相貌厭惡萬分,又無法抵擋他的熏天臭氣。只與他同居了一個月,鄒小姐便趁機躲進書房,決心吃齋禮佛一人獨處,死也不肯出來再與他同居。闕不全只好酸溜溜地發(fā)誓再娶一房媳婦,并揚言新人的姿色還要在鄒氏之上。
恰好如花似玉的何小姐與寡母一起過著貧寒的生活,正待字閨中。媒婆張一媽前來撮合,何母對闕家的家底倒還滿意,只是提出一個要求: 要相一相這位闕里侯,于是便引出了這劇中最精彩的一出戲《誤相》。
闕不全自知形貌丑陋,親自相親必定好事難成,便與管家闕忠一同定下了掉包計,由一名戲班子里相貌英俊的正生代他去相親,而自己則緊隨其后,以備將來何家抱怨起來,好推說是她們自己看錯了人。【北新水令】 乃是替身對闕不全的一段唱。他覺得今天在寺院里的相親倒像是在演 《西廂記》。他就要和俏麗的 “鶯鶯”在佛殿前相逢,而娶走畫中人一樣嬌美的何小姐的,卻是丑八怪闕不全,自己只不過做一次虛擬的情郎而已。闕不全聽了替身的唱,便打趣說自己好比《西廂記》中陪張生游玩的法聰和尚。替身則回敬他道: 你黃毛稀落并不全禿,連當(dāng)法聰和尚也是不合適的。
接下來,何氏與女兒何小姐走入佛殿。【南步步嬌】 一支曲子為何母對著佛像的一段唱。她祝愿佛祖保佑死者亡靈早日超升,活著的人興旺發(fā)達,并祈求佛祖能賜給她一位如意女婿: 女兒嫁出去,自己也好及早放心。她對女兒的疼愛和關(guān)心,都在這一句句唱詞中表現(xiàn)出來。
【北折桂令】 刻畫了替身走入佛殿時的心理活動。他處在夢幻般的感覺中,嗅覺竟也變得異常靈敏起來。在佛殿中旃檀的香氣之外,他嗅到了來自何小姐身上的女性的幽香。這時,替身、闕不全、何氏、何小姐都在偷偷地打量著對方。替身完全陶醉在了暖昧的氛圍中,他真忍不住要好好愛何小姐一場,就像 《西廂記》 中的張生一樣,成就風(fēng)流好事。遺憾的是,他對面前的何氏、媒婆張一媽、身邊的闕不全卻又眼睜睜地毫無辦法。
何小姐真不愧是一位聰明俊秀的佳人,只幾眼,她就已經(jīng)看出了替身身上的輕浮氣。【南江兒水】 曲子中,何小姐認為他雖然算得上風(fēng)度超群,卻缺少灑脫的氣派; 相貌還算清秀,卻又顯得有些輕狂。她詫異他的打扮竟然像是一個戲子。也許是秀才摘掉了頭巾就是這副模樣? 又興許風(fēng)流才子就是這么一幅著了魔似的傻相?“愛惜芳心莫輕吐” ——美麗善良的何小姐面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又怎敢輕率! 她保持著應(yīng)有的謹慎與小心,在細細地費著思量。她決定先不答應(yīng)媒婆,要對替身繼續(xù) “靜看神情,細聆聲響”,再做進一步觀察。
【北雁兒落帶得勝令】 為替身向闕不全夸獎何小姐容貌的一段唱。她的臉龐像皎潔的月亮,又好似初放的花朵。當(dāng)她把眉頭舒展開來的時候,使人不由得欣喜若狂; 當(dāng)她轉(zhuǎn)動那水汪汪的眸子時,真讓人把魂兒都丟了! 她的姿態(tài)是那么迷人: 柔軟纖細的腰身,好似被微風(fēng)吹動的楊柳; 她溫柔的體態(tài),像天上的云朵一樣輕盈、嫻靜。說到她的小腳兒,只要把 《西廂記》 中張生端詳鶯鶯腳印的老辦法用上,你就不難看出,那真是一雙舉世無雙的小腳兒。這真是女媧造化出來的嬌模樣,要配上你闕不全吶,正好填補了你的缺陷——真是太合適了! 這支長曲子既有對何小姐的外貌描寫,又有對替身心理反應(yīng)的揭示,把一個美人的形象,刻畫得呼之欲出。唱詞的優(yōu)美簡潔、明白如話,加上幽默詼諧的趣味,充分顯示了李漁戲曲語言雅俗共賞的特點。
替身與闕不全走進禪堂去了,何氏、何小姐、媒婆也悄悄跟上。聽了替身一番充滿了愛意的描述之后,闕不全早已高興得得意忘形、不能自持了。看到何小姐走了過來,他不由得想要好好扭捏一番。【南僥僥令】 為尾隨在替身與闕不全之后的何小姐的一段唱。她暗自留心,就是為了要在 “猛相遭不及防” 的剎那間,觀察到正生的本來面目。而此時闕不全的種種丑態(tài),使她忍不住掩口竊笑。這就引起了闕不全多情的誤解,他心花怒放,還以為何小姐喜歡上他了呢。【北收江南】 為替身的一段唱。他認為像闕不全這樣的傻笑,說不定會嚇著眼前的美人兒。何小姐還被蒙在鼓里,她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將要嫁給的,正是這個發(fā)出傻笑的怪物。替身勸闕不全不要得意: 想要人家美人兒愛上你,先得掂量掂量自己,你還是把本來面目趕快藏起來吧! “捉刀本色” 典出 《世說新語·容止篇》 “魏武將見匈奴使” 事中,曹操將要接見匈奴使者,因擔(dān)心自己相貌丑陋,難以稱雄于匈奴,就讓體態(tài)魁偉的崔季珪代替他接見使者,自己則持刀站立在崔季珪的座位旁。李漁戲劇較少用典,這一典故,倒為戲劇增添了一些風(fēng)趣的意味。
何小姐本來還想對替身的容貌舉止再作挑剔,闕不全在一旁的幫襯,倒使她更快地做出了的決斷,她答應(yīng)了這門親事。【南園林好】 一支曲子中,何小姐對媒婆張一媽說: 多虧了那位長得像魔鬼一樣的家伙來幫襯,他才是真正的月下老啊! 她哪里知道,這家伙并非是來當(dāng)月下老的,他才是她真正將要嫁給的人。
何小姐母女走后,媒婆告知何小姐同意結(jié)親的消息,闕不全喜出望外,狂笑起來。【北沽美酒帶太平令】 一支曲子中,替身抒發(fā)了他心頭的擔(dān)憂與不平。看看媒婆那張花言巧語的大嘴,再看看闕不全那一幅欣喜欲狂的傻相,唉! 將來成親入洞房的時候,真不知道要弄出些什么事兒! 這么一個嬌柔的美人兒,怎么能受得了闕不全的摧殘呢?驚訝,氣惱,被強迫的無奈……替身已經(jīng)預(yù)見到了何小姐所要遭受的折磨。“呀! 甚來由造下了這重孽障!” 他對自己的助紂為虐,產(chǎn)生了一絲后悔與自責(zé)。署名紫珍道人的批評者在此處眉批道 “花燭奇冤,形容殆盡”,何小姐的命運,實在令人惋惜。
這出戲到此收尾,也已算是水到渠成了,而李漁的高明就在于,它還要進一步地渲染陰錯陽差的戲劇氣氛。【南尾】 一支曲子,才是本出戲的收尾。何母是滿意這樁親事的,她到最后還在對替身的相貌贊不絕口。執(zhí)迷不悟的依然執(zhí)迷不悟,這就為本出戲在調(diào)笑的感情基調(diào)之外,又抹上了幾縷悲劇的色彩。而何小姐的擔(dān)憂,“還怕是個外實中虛的白面郎” ——這聰明與細心,也顯得格外多余了,她依然被蒙在鼓里! 懷著這樣美好的向往,當(dāng)她成親之后一旦發(fā)現(xiàn)了事實真相,擺脫闕不全這個丑八怪,就成為必然的了。的確,她只與闕不全同居了一晚,便也躲到書房里去了。
從這出戲可以看出,李漁在戲劇語言的運用上,尤其是在戲劇情節(jié)的安排和舞臺氛圍的營造上,是有著非常高超的技巧的。紫珍道人在本出劇的開篇眉批道 “作者聰明,于此折中和盤托出”,這一評價是有見地的。當(dāng)然,李漁的戲劇,也有著十分明顯的糟粕。這出戲中光彩照人、聰明賢淑的何小姐,在以后的情節(jié)中的形象,就漸漸地黯淡下來了。后來闕不全依靠管家闕忠的成全,而被朝廷封為位高權(quán)重的“尚義君”,天帝派使者為他重塑了形體之后,他竟變成了一位風(fēng)流蘊藉的美男子。逃進靜室中的何小姐與鄒小姐,竟又為爭寵而醋意大發(fā)。這樣糟糕的情節(jié)安排,與李漁的婦女觀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的。他的杰出的才華,本來可以使他成為中國戲劇史上最為卓越的戲劇家之一,然而可惜的是,他的思想中的過多的封建意識和他的糟糕的性情,卻極大地影響了他戲劇創(chuàng)作的成就。我們在本出戲 【北沽美酒帶太平令】 一支曲子中,透過個別猥瑣的語句,也是不難看出這一點的。
上一篇:《四賢記·解綬》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姽婳封·花陣》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