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念奴嬌①·劉克莊》
戲衫拋了,下棚去、誰笑郭郎長袖。小小草庵無寶貝②,何必神呵鬼守。黃妳篝燈,青奴拂榻③,莫要他桃柳。客來問字,此翁高臥搖首。 彷佛曾子當年,商歌滿屋,衣不完衿肘④。混沌若教休鑿竅,巧歷安知其壽。文叔故人,仲華幾個,輸與羊裘叟。浮生如寄,切身之物惟酒。
①念奴嬌,詞牌名。 ②庵,圓形草屋。 ③青奴,夏日取涼寢具。用竹青篾編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又名竹夫人。 ④衿肘,本義古代衣服的交領。比喻近旁。
劉克莊此詞,縱情高歌、毫不顧忌,表達的是任我行游的放浪心態。作者言詞之間流露的是悠閑自在、清雅暢懷的心緒。對自我境遇幾乎是神往般的陶醉,但細做追憶,其人其事更符合苦中作樂、苦中宣泄的情結。
詞的上片寫道:“戲衫拋了,下棚去、誰笑郭郎長袖。”作者以民間趣事、生活場景為開篇,在刻意營造一種快樂享受、瀟灑自如的氛圍。“小小草庵無寶貝,何必神呵鬼守”,作者雖是追問他人,但細想一下,其是在自我表達情感體會:草庵之中并非有珍貴異物,人們苦守廝護,只是自我的心理寄托。也許又是為了逃避世間憂煩和混亂所選擇的一條道路。“黃妳篝燈,青奴拂榻,莫要他桃柳。客來問字,此翁高臥搖首”,作者描述的是燈火晦明、書卷不離的情景,夏日到來,愜意地躺在用竹青篾編成的取涼寢具上,塵世不問,悠然自得。當來人探問交談時,我自感仙翁一個,搖手快慰,欣然不已。
詞的下片寫道:“彷佛曾子當年,商歌滿屋,衣不完衿肘。”作者借用曾子經典往事,描述其衣冠簡樸,但情趣高雅令人佩服,這也是作者在表明志向。“混沌若教休鑿竅,巧歷安知其壽。文叔故人,仲華幾個,輸與羊裘叟。”作者接著表明,自己更喜歡一種無知與無所憂煩的境界,因為所學越多,背負的沉重就會愈加難以忍受。詞的尾句作者情感的基調愈加分明,一種憂郁和無所依托的心緒躍然紙上:“浮生如寄,切身之物惟酒。”“浮生”一詞,形象地表明作者飄零一生的境遇;“惟酒”表明作者孤寂無賴、以酒度日,虛度此生的遭遇。
此詞作者引經據典,嬉笑言說之中,表達憂郁沉悶的心情。詞人看似灑脫的抒寫中,暗含著羈旅飄零的憂傷。
詞作中的意象是酒。歷代詞作中,悲歡離合、喜樂哀愁皆關酒事:情感有悲“置酒高堂,悲歌臨觴,人壽幾何,逝如朝霜”、“不堪身外悲前事,強向杯中覓舊春”詞句表達歷經世事的凄涼感慨,恍然如夢中,作者借酒抒情,將感情進行發酵,使歡愈歡,悲涼愈悲,愁緒愈愁。借酒表達哀愁時,憔悴凋零中隱含著生命將逝的悲哀。在南宋末年,這種悲哀來自作者所經歷的國破、家忘、坎坷苦難的經歷,表達了一種飽經憂患的絕望之情。
●念奴嬌,參見第92頁相關介紹。
●“戲棚”小解。舊時,涵江人家有喜慶之事或寺廟神誕時,都有雇演興化戲的習俗。演戲時,除涵江城隍廟有固定戲臺外,沒有戲院舞臺,所以涵江和縣內其他地區一樣,必須在廣場處臨時搭起遮蔽日光的涼棚,才能演出。這種涼棚,俗叫“戲棚”。“戲棚”源于何時,未見志書記載。南宋邑人劉克莊的詩詞中曾多處詠及家鄉演戲的事,他有“戲衫拋了下棚來,誰笑郭郎長袖”的詞句。這里所說的“下棚來”中的“棚”字,可作“戲棚”理解。
姜夔的一首《念奴嬌》,借托荷花的神態美麗,表達作者崇尚高潔、向往正直品格的思想情懷。
念奴嬌
姜夔
予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予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下見日,清風徐來,綠云自動,間于疏處窺見游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數得徜徉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因沙際歸路。
白石寫了詞前小序,可喜有味,點明《念奴嬌》寫荷的用意,想到武陵、吳興、杭州西湖多處荷花的神態,賞荷品味,別有風味。
此詞寫荷花如亂云飄飛,去留無跡,從繁華熱烈的“鬧紅一舸”起筆,反襯之法獨有匠心。鴛鴦相伴,富于色彩之筆,使人愛戀之情油然而生。接著作者描繪荷花的風韻神態,水為佩,風為裳,飄逸灑脫,形神美妙,超凡脫俗。后句寫荷塘遠處飛來細雨,蓮葉打扇吹涼,如同接受洗浴,待到光華四射時:“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上片對荷花的特寫,掀起高潮。
下片對荷花描寫的言辭淡出,漸漸轉到情懷的抒寫。日暮時分,“嫣然搖動”的荷神身著舞衣,孤寂飄搖,余韻悠然之中,卻含有凄清之意。作者抒寫留戀佳境之情,對妙美的往事無限向往。詞尾作者發出感慨,表達歸路無處覓,歸期不可知的悵茫與愁緒。
這首詞作層次井然,抒寫嚴謹入理。遠近、虛實、動靜配合中起伏,高潮迭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描寫荷花,注重抓住經典傳神的特點,構思出事物的神韻,刻畫到筆端深邃之處。
彷佛曾子當年,商歌滿屋,衣不完衿肘。
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
上一篇:宋詞《憶秦娥·楊冠卿》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念奴嬌·張孝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