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憶秦娥①·汪元量》
如何說。人生自古多離別。多離別。年年辜負②,海棠時節。 嬌嬌獨坐成愁絕。胡笳吹落關山月③。關山月④。春來秋去,幾番圓缺。
①憶秦娥,詞牌名?! 、诠钾摚澵摗! 、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中的一種樂器,發音悠長、凄厲,故而常用來表現思鄉、哀怨之情?! 、荜P山月,關、山、月三種因素蘊含于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故而人們往往以此作為遠在異處的代名詞。
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傷感之情,言語之間表露思念離愁的凄苦。
詞的開篇寫道:“如何說。人生自古多離別。多離別?!薄叭绾握f”三個字,表達作者苦不堪言,無從說起的痛苦與郁悶。言辭雖短,但明確了全篇的情感基調?!岸嚯x別。多離別”疊詞連用,韻味深長。作者將離別之苦訴說得悠長而無奈。在作者心間,漫漫離別,無期相會,心中的凄苦無法言說。“年年辜負,海棠時節”,虧負心情何來?是因為到了這個時節,海棠盛開,美好的時光,淡淡縈繞在心頭的是絲絲的悲傷、離別,回想飄零世上,面對的眾多紛爭,作者陷入痛苦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多少次幻想這個時節,多少次期盼悅目快慰的賞花場面,可是此刻是何樣的感覺呢?“嬌嬌獨坐成愁絕”,作者依然表達的是別離的思念。此刻佳人愁苦、心灰意冷的容貌躍然紙上,令人心生憐愛?;孟爰讶藴I眼蒙眬,無語凝噎。作者耳畔響起古時琴聲傳來的場景,思緒中浮現憂傷的樂音:蔡琰思歸臂欲飛,援琴奏曲不勝悲。悠悠十八拍中意,彈到關山月落時。隨后作者寫道,胡笳的悠長、凄厲,勾起思鄉、哀怨之情,想著飄零不定的境遇,抒發憂鄉去國的情懷。詞的尾句“春來秋去,幾番圓缺”作者再提時光流逝的飛速,月明晦暗中蘊含自己的傷春之情和羈旅飄零、志向未酬的失落之意。
●憶秦娥,參見第233頁相關介紹。
●汪元量的詞可以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的主要內容是描述宮廷生活。如《鶯啼序·宮中新進黃鶯》《漢宮春·春苑賞牡丹》《失調名·宮人鼓瑟奏霓裳曲》,這些詞辭采華美,結構縝密,雖然境界不高,但能做到典麗而不堆砌,工致而不晦澀。后期詞作內容與風格都有了變化。在大都期間,有一組《憶秦娥》,還有《人月圓》《滿江紅·和王昭儀韻》《鶯啼序·重過金陵》等,繼承并發揚了陸游、辛棄疾、陳亮愛國詞的傳統,不事雕琢,直抒觀感,言顯意真。
關山月,唐宋詩詞中典型的表達別離思鄉之情的意象,歷代詩詞名家,以此道盡心中的凄苦愁緒。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蓙碚鲬鸬?,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這首詩在內容上傳承古樂府的風格,詩人筆力雄渾宏大,詞采精練傳神,令讀者賞心悅目、心襟舒暢,壯闊之中含有悠長的愁苦思緒。
詩的開頭四句“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作者經典刻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明月凄清、天上蒼茫,玉門關外使人離愁滿胸間,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作者隨后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九死一生,家人思念的苦衷自然不用多說?!安灰娪腥诉€”一語點破征戰凄慘的境況,作者同時也在強化親人離去的苦難意象。后四句“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作者描寫征人遙望邊地而思念家鄉親人的惆悵,推想妻子家人月夜高樓處企盼歸期,最終失望悲絕,嘆息不止。這末了四句恰恰與詩人《春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一筆調、同一情景?!坝蓙碚鲬鸬?,不見有人還”又讓讀者體會到王昌齡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的凄慘狀況。
月是詞作的意象。是望遠思歸的象征。正因月到圓時,正是團聚的日子,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千古絕唱寫盡了思鄉。在思鄉者的眼里,月是故鄉明!離家千里,天各一方,飄零他鄉,歸期無限,雖然與家人共對明月,卻只是“今夜月明人盡望”,無限的傷感無處傾訴。
人生自古多離別。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上一篇:宋詞《憶秦娥·汪元量》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惜分飛·袁去華》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