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謁金門》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春漏促②,金燼暗挑殘燭③。一夜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有個嬌嬈如玉④,夜夜繡屏孤宿。閑抱琵琶尋舊曲⑤,遠山眉黛綠⑥。
【注釋】
①《謁金門》:唐教坊曲名,用為詞調首見于此。此調又名《出塞》、《空相憶》、《花自落》、《垂楊碧》、《春早湖山》等。②春漏促:謂春夜過得快。漏促,計時的滴漏急促。③金燼:指燈燭燃后的余灰,金花燭的余燼。金,此指金花燭,即雕鏤金花的蠟燭。燼,燃燒之余物。④嬌嬈:形容美麗嫵媚。這里代指美女。⑤尋舊曲:尋求往日與情人共賞的曲調。⑥“遠山”句:指眉黛如遠山翠綠。《西京雜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
【評點】
這首詞寫女主人公春夜孤寂無聊之情。
上片寫女主人公春宵不眠,是通過她的感受表達的。因為夜深,又無法入眠,所以感到特別寂靜;又因靜而感到滴聲特別響。“金燼”句,從女主人公的行動中顯示了她的長夜不眠。“一夜”二句情景合寫。詩人將女主人公孤獨難眠之狀,織入斷斷續續的竹聲之中,把簾前風響與魂牽夢繞融在一起,韻致無窮。
下片點出女主人公的狀態和表情。夜寐不安,通宵不眠,總是“夢魂相斷續”。其中 “夜夜繡屏孤宿”句,點明境遇;“閑抱琵琶尋舊曲”句,承孤宿而來,揭示此時無聊心情,別有一番情韻;“遠山眉黛綠”五個字,從形容見心境,余味無窮。一句結語,以貌寫情,女主人公的愁容怨態躍然紙上。
其二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①。天上嫦娥人不識②,寄書何處覓③?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④。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注釋】
①無計:指沒有辦法。②嫦娥:即常娥、姮娥。傳說中后羿的妻子,竊不死之藥以奔月。古代文學作品中常借其指美人。③ “寄書”句:謂欲寄書而不知寄往何處。本想請嫦娥代為傳書,然因不相識,而無處尋找她。④把伊書跡:把她的手跡看。把,拿。伊,她,代詞,指所懷者。
【評點】
這首詞寫男子對女子的懷念,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思念之情。
上片直吐衷腸。看似平常的 “相憶”二字,前面修飾以 “空”字,就顯得極不平常,既見懷念已久,又見一種無可奈何之情。“無計得傳消息”為 “空”字補充了更深一層意思。“天上嫦娥人不識”又深一層,表明他的情人可望而不可及,如月中嫦娥。但月中嫦娥到底又有誰認識呢?設想奇特而又合理,并由此曲轉出 “寄書何處覓” ! 人不相識,書信就難傳到,她也無法尋找書信,從對方著想,尤為深切。
下片換頭二句寫 “空相憶” 的情狀。百無聊賴,雖然說不忍看她的書信,實則是已經看了,更增相思。結尾兩句,放開人事而寫景,以景結情,融情于景,春光將盡,落花滿院,芳草萋萋,與無限相思合二而一,不自情而情自見。這種情與景會的手法,情更感人。
宋人楊湜認為,此詞系為其寵人被前蜀主王建強奪而去之作(見《古今詞話》)。其實,夏承燾教授認為此詞“亦悼亡姬作”(見《韋莊鄰譜》)。其實,不用實指,將此詞視為懷人之作,亦未嘗不可。
《韋莊·謁金門》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韋莊·訴衷情》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歐陽炯·賀明朝》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