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十九》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黃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
吾聞西方化,清靜道彌敦。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
云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
這是一首反對佛教大建寺廟、大造佛像、鼓吹符命,借以欺騙人民的詩。主張為人君者,應該力求節約,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在佛教盛行的當時,這樣敢于直陳利弊,是少見的。首二句指出:圣人是不考慮自己的利益的,他所擔憂的是人民。“元元”,人民群眾。“黃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這里把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皇帝。“黃屋”,皇帝所乘的車。因全車繞以黃繒,故稱黃屋。堯帝是不愿坐繞有黃繒的豪華車子,更談不上修建亭臺樓閣了。下面直述本詩的主題: “吾聞西方化,清凈道彌敦。”我聽說佛教的發源地西方的風化,越是清凈無為,你對佛學之道越是信仰深厚。“雕刻”句指造佛像。講究雕刻巨像認為是對佛的尊重;修建高大的寺廟,耗盡了山林資源。這一點,并非詩人的夸張,是有事實為依據的。“瑤圖珠翠煩。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僧寺的裝飾一片珠光寶氣,建筑上的神奇鬼工尚且不大可能,只能日日地耗費人工了。這是對最高統治者窮奢極欲的指責。末尾二句更是指出他們的愚妄與昏庸: “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你們的這種行為實在是夸耀你們的愚蠢,增加人民的負擔;炫耀你們的智慧,更是表現了你們的昏庸。陳子昂回到四川后還遭到武三思之流命令縣令殺害,這種政治迫害,是由于陳子昂的先進思想與封建落后的反動思想的矛盾。這首詩用堯的節約與當道者的窮奢作對比,雄渾激憤,自是陳子昂的佳作。
上一篇:李賀《南園十三首·其六》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古風·其十九》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