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送人歸岳陽》唐山水詩鑒賞
李益
煙草連天楓樹齊,岳陽歸路子規啼。
青江萬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題為 “送人”,卻先描摹出一幅畫面: 春草生煙,暮靄氤氳,草煙與云氣融為一體。其境界悠遠凄迷,強烈地渲染了送人上路時的依依別情。“楓樹齊”,則用筆較濃較重,使朦朧淡遠的圖景顯現出線條輪廓之美,而同時又令人產生聯想和感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嶺北歸人莫回首,蓼花楓葉萬重灘”。這些詩句都揭示了楓樹這個物象的特定的思想蘊含。詩人寫“楓樹齊”,必然也寓托著許多離情別緒。妙在眼前之景,隨手拈入,詩人的感傷色彩通過景物付諸讀者。第二句,情感逐漸明朗化。至少表達了兩層意思: 其一,點出行人所去是岳陽,繳足題面; 其二,行人與詩人握手言別以后,只有子規相伴,備嘗孤苦凄涼。子規“不如歸去”的叫聲,撩撥著他的心弦,如泣如訴,不絕如縷。第二句,作者不寫離別情景,而探入筆墨,去寫行人踏上歸程以后的情景,詩意格外空靈,韻味悠長。
三、四兩句,描寫送者一方,且同時點出送人的時間季節。春天,江水上漲。一水通萬里,作者的心緒也隨之涌流,一直到友人所戍守的遙遠的巴陵郡(即今湖北岳陽)。這是寫別后情長; 斜陽冉冉,碧水沉沉,這是寫別后之景。“落日”與“碧水”互相輝映,造境綺麗曠遠,與首句有照應作用,且又各臻其妙。“看沈”與“西”字相聯系,又描畫出詩人送走客人以后,徘徊江岸,不忍即離,眼見落日從西方水面隱沒的情景。寫人狀物,尤見功力。
上一篇:錢起《遠山鐘》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昌齡《送魏二》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