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宴清都 連理海棠》
繡幄鴛鴦柱,①紅情密,膩云低護秦樹。②芳根兼倚,花梢鈿合,③錦屏人妒。東風睡足交枝,④正夢枕、瑤釵燕股。障滟蠟、滿照歡叢,⑤嫠蟾冷落羞度。⑥ 人間萬感幽單,華清慣浴,⑦春盎風露。連鬟并暖,同心共結,⑧向承恩處。憑誰為歌長恨,暗殿鎖、秋燈夜語。⑨敘舊期、不負春盟,紅朝翠暮。⑩
【注釋】 ①鴛鴦柱:形容連理海棠樹。花為連理,樹干成雙,故以鴛鴦形容之。②秦樹:指海棠。秦中有雙株海棠,高數十丈。③鈿合:鈿是金飾之盒,上下兩扇相合。④東風睡足:《明皇雜錄》載;唐玄宗嘗登沉香亭,召楊貴妃,楊妃酒醉未醒,高力士從侍兒扶之而至。玄宗笑說:“豈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也。”此用其事,以楊貴妃比海棠。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貴也》:“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⑤“障滟蠟”二句:化用蘇軾《海棠》詩意:“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 ⑥嫠:婦女無夫叫嫠。蟾,指月中蟾蜍。嫠,借指月中孤獨的嫦娥。⑦華清:指華清池,在今陜西臨潼縣城南驪山西北麓。為唐玄宗避暑處,楊貴妃常在此洗浴。白居易《長恨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⑧“連鬟”二句;古代女子出嫁后,將雙鬟合梳為一髻,并綰結羅帶同心,以示夫妻恩愛。⑨“憑誰”三句:化用白居易《長恨歌》詩意:“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長恨:即指《長恨歌》。⑩“敘舊期”二句:化用《長恨歌》句意:“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舊期,指七月七日。春盟,即指上引后二句誓詞。
【譯文】 連理海棠的花盛如錦繡帷幄,連理海棠的干猶如支立帷幄的雙柱。啊,你們的情艷紅綿密,春天濃厚的霞云,總是把你們低護。你們的根相互交倚,你們的花分鈿拚合,錦屏邊孤獨的閨婦,總是把你們嫉妒。春風在你們的枝叉上酣睡,正夢中頭枕著燕尾釵股。遮護高燒的銀燭,照滿承歡的花叢,孤寡的嫦娥凄涼寂寞,羞于轉度孤光映照這雙枝海棠樹。
面對你們更感人間幽冷孤單,楊貴妃曾浴于華清池中,春意盈溢一池風露。頭擁雙鬟同心共結,貼心融暖在長生殿處。有誰能為你們續寫長恨歌?雖然如今是宮殿暗鎖,猶聞當初之秋燈私語。她對使者哭敘天上人間相見的期許,仍不負殿中愿為連理的盟誓,不管是在花紅的早晨,還是在葉翠的薄暮。
【集評】 清·朱祖謀:“濡染大筆何淋漓”(《強村老人評詞》)。近代·陳洵:“只運化一篇《長恨歌》,乃放出如許異彩,見事多,識理透也。得力尤在換頭一句。‘人間萬感’,‘天上嫠蟾,橫風忽斷,夾敘夾議,將全篇精神振起。‘華清’以下五句,對上‘幽單’,有好色不與民同意,天寶之不為靖康者幸耳。故曰‘憑誰為歌長恨’。”又云:“此詞寄托高遠,其用筆運意,奇幻空靈,離合反正,精力彌滿。徒賞其熔煉,則失之矣。”“此段意理全類稼軒,可以證周氏由北開南之說。稼軒豪雄,夢窗秾摯,可以證周氏由南追北之說。”(《海綃說詞》)。
近代·俞陛云:“自‘繡幄’至‘燕股’數語賦‘連理’,思密而藻麗。‘錦屏’、‘夢枕’二句尤搖漾生情。下闋別開一徑,寫宮怨而以美滿作結,為連理海棠生色。夢窗晚年好填詞,以秾麗為妍,此作用字煉句,迥不猶人,可稱雅制。”(《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現代·劉永濟:“此詠物之工整者。因詠物亦托物言情,故換頭以下全以《長恨歌》中之楊妃比言,亦因明皇有妃子海棠春睡之語也。……此詞既以楊妃比花,以明皇與楊離合之事貫穿其中,實則又以楊妃比去妾以抒寫自己離情。作者心細如發,而用筆靈活,絕不粘滯,是卷中詠物最工之作。南宋詞人極喜作詠物詞,大都托物言情之筆,情在言外。后來之王沂孫尤稱能手。至其所托之情,不出作者所遇之世與其個人遭際之事,交相組織,古人所謂身世之感也”(《微睇室說詞》)。
【總案】 這首詠連理海棠詞,典型地體現了夢窗詞的特點。典麗奧博,精鉤細勒,步步不離所詠之物,給人以質實之感,但卻有一種空靈之氣運行其中,其精神能透出物外,時有超越飛騰之處。以海棠之連理雙枝,以襯人間幽單,從而“將全篇精神振起”,生發出亙古至今的盛衰生死之哀。歷史之長恨與一己之悲傷寄寓于詠物之中,感慨深沉且具有普遍的發人深思的力量。詞從各個層面來描繪海棠,“其用筆運意,奇幻空靈;離合反正,精力彌滿。”海棠之形、色、神,與人、物、歷史故事及作者之感受有機相融,艷麗之字句挾著濃摯之情思流轉飛動。朱強村評此詞“濡染大筆何淋漓”,誠非虛美之言。
上一篇:劉辰翁《寶鼎現春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