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壽樓春 尋春服感念》
裁春衫尋芳。①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②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③但聽雨挑燈,欹床病酒,多夢睡時妝。④ 飛花去,良宵長。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⑤最恨湘云人散,楚蘭魂傷。⑥身是客,愁為鄉。算玉簫、猶逢韋郎。⑦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注釋】 ①尋芳:指踏青賞花。②金刀:金制小刀,刀之美稱。唐僖宗《宮人金鎖》:“玉燭制袍夜,金刀呵手裁。”素手:潔白的手。《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③疏狂:狂放不羈貌。此句語本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④挑燈:古焚膏以取光明,挑剔燈心,謂之挑燈。這兩句語本賀鑄《半死桐》:“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病酒:飲酒沉醉如病。⑤絲闌:即烏絲闌。于縑帛上下以鳥絲織成欄,其間用朱墨界行,稱為烏絲闌。后來也有稱有墨線格子的卷冊之類為烏絲闌。此處與下句“金譜”,均為樂譜。⑥湘云:本指云霧之氣。楚蘭:楚地香草,指美人。湘云、楚蘭,均指與史達祖有過戀情,甚至結過婚的二位女子,這或許便是她們的名字。“湘云”之名,《梅溪詞》中另外還出現過兩次。⑦“玉簫”句:《云溪友議》:“韋皋游江夏,與青衣玉簫有情,約七年再會,留玉指環。八年不至,玉簫絕食而歿。后得一歌妓,真如玉簫,中指肉隱如玉環。”⑧蘋藻:皆水草名。《詩·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古時貴族婦女出嫁時,要到宗廟受教為婦之道,教成之日就在宗廟里主持祭祖之禮,祭時陳設之物中有采來的蘋藻。詞云“蘋藻香”,引申指新婚的溫馨日子。
【譯文】 為踏青游賞,忙裁春裝。逢此良辰,黯然神傷,怎能忘,親人在日,纖手金剪,裁衣晴窗。誰料到,弱花伴著夕陽去,殘絮怎奈北風狂。有誰知,賞花在即,我無衣裳。閑散官卑,年少疏狂。而如今,誰復挑燈補衣,空聽夜雨南窗。借酒澆愁,倚床苦想,常夢她,睡時衣妝。
花自凋落,夜自悠長。只留下往昔演奏過的舊譜新腔。卻恨她早早夭亡,有如湘云散去,楚蘭魂傷。我身居客中,以愁為鄉。彼時玉簫死而能生,再逢韋郎。嬌妻亡魂,今在何方?時近寒食,相思尤切,我只記,當年新婚,蘋藻馨香。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無腸可斷,無魂可消,總是深一層語。”(《古今詞統》)
清·戈載:“(梅溪》集中如《東風第一枝》、《壽樓春》、《湘江靜》、《綺羅香》、《秋霽》皆推杰構。”(《宋七家詞選》)
清·杜文瀾:“此亦梅溪自度曲,詞中多平聲,拗句音律應如是也。”(《宋七家詞選》)
清·郭麐:“詞有拗調,如《壽樓春》之類,有拗句,如《沁園春》之第三句……比比甚多,要須渾然脫口,若不可不用此平仄者方為作手。若煉句未能極工,無寧取成語之合者以副之,斯不覺其聱牙耳。”(《靈芬館詞話》)
清·許昂霄:“梅溪嘗有騎省之戚,故此闋及《夜行船》一闋全寓此意”。(《詞綜偶評》)
清·謝元淮:“詞禁諸條亦須活看,如‘一聲不許四用’一條,查……史達祖《壽樓春》詞:‘裁春衫尋芳’,‘自少年消磨疏狂’,‘算玉簫猶逢韋郎’,皆連用五平字……豈能盡諧律呂,恐其中不無尚可商榷者。”(《填詞淺說》)
清·謝章鋌: “若夫伉儷情深,不特劉叔安有《水龍吟》,史邦卿有《壽樓春》、《夜行船》……。”(《賭棋山莊詞話》)
近代·俞陛云:“百余字之長調,唯《壽樓春》有一句全用平聲字者,有七字中五平聲者,有四字三平聲者,詞意易為拘滯。此詞因尋春服悼逝而作,當日剪刀聲里,回針密縷,皆密意之回腸,是何等田居情味!惜年少清狂,疏于領略,迨湘蘭香散,剩有愁邊羈客,誰念無裳,再世玉簫,徒存虛愿,贏得澗南蘋藻,長此相思耳。情與文一氣旋轉,忘其為聲調所拘,轉覺助其凄韻,自是名手。”(《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作者因尋找春服不得而勾起對亡妻的懷念。史達祖與其妻“十年未始輕分”,感情甚篤。此詞把悼念亡妻的痛切之情與自身的孤寂之感揉合在一起,感人至深。《壽樓春》乃梅溪自度曲。作者沖破了“一聲不許四用”的戒律,詞中多處出現四平聲句或五平聲句。這是對詞律的大膽突破,詞又多用平聲和拗句。全詞一百零一字,平聲字便占六十四個。拗調平聲使全詞聲音舒徐平緩,也直接影響到詞的語言風格。作者還注意雙聲疊韻的使用。《蕙風詞話》說:“前段‘因風飛絮,照花斜陽’,后段‘湘云人散,楚蘭魂傷’,風飛,花斜,云人,蘭魂,并用雙聲疊韻字,是聲律極細處。”這使詞的節奏舒緩,聲情抵抑!充滿凄音,適于抒發纏綿哀怨的悼亡之情。唯其如此,《壽樓春》便成了后世詞人用于悼亡的常用詞調。
上一篇:吳文英《宴清都連理海棠》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賀鑄《將進酒》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