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瑞鶴仙 鄉城見月》
紺煙迷雁跡。漸斷鼓零鐘,街喧初息。風檠背寒壁。放冰蜍飛到,①絲絲簾隙。瓊瑰暗泣。②念鄉關、霜蕪似織。漫將身、化鶴歸來,忘卻舊游端的。③ 歡極。蓬壺蕖浸,花院梨溶,④醉連春夕。⑤柯云罷弈。⑥櫻桃在,夢難覓。⑦勸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紅樓夜笛。怕人間、換譜伊涼,素娥未識。⑧
【注釋】 ①冰蜍: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冰,形容其潔白。②瓊瑰:似玉的美石。《左傳》云:“聲伯夢涉洹,或與已瓊瑰食之,泣而為瓊瑰,盈其懷。”陸機《贈紀士》詩:“瓊瑰俟半價,窈窕不自鬻。”③化鶴歸來 《搜神后記》云: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東,止于城門華表上,有少年舉弓欲射,遂在空中盤旋而歌:“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④花院梨溶:化用晏殊《無題》詩:“梨花院落溶溶月。” ⑤蓬壺:傳說中的海中三神山。⑥柯云罷弈:晉王質到信安郡石寶山伐木,見童子二人對弈而歌,質因而聽之。童子以一物如棗核與質食之,不饑。局終,童子云:“何不去?”質起而視斧柯爛盡,歸家已及百歲。見《述異記》。柯:斧柄。⑦櫻桃在:段成式《酉陽雜俎》載,某人夢鄰女遺二櫻桃,食之,既覺,核墜枕側。⑧伊涼:《伊州》、《涼州》,曲名。
【譯文】 青紅色的煙霧迷糊了鴻雁的影蹤,喧鬧的街市人聲初息,漸漸地消逝了更鼓寺鐘。我獨自背向寒冷的墻壁,任憑風兒把殘燈吹動。明月放射出清光飛入簾櫳。料想家鄉滿是霜華亂草,我猶如聲伯泣懷瓊瑰在夢中。我化作遼鶴歸來,已完全認不出故國家鄉的面容。
我見到故鄉有多么高興,蓬壺山芙蓉盛開,庭院里梨花朵朵月光溶溶。春來每夜,我總要喝它個大醉酩酊。覺來方知是爛柯櫻桃一夢,已難以捕捉到它的痕影。月光啊月光,寧可你照著小窗與我作伴,請千萬莫把那吹笛的華樓照映!若是他把笛譜更換了《伊州》《涼州》舊曲,怕的是嫦娥聽不懂人間思鄉的聲情。
【集評】 清·先著、程洪:“句意警拔,多由于拗峭,然須煉之精純,始不失于生硬。竹山此詞云:‘勸清光,乍可幽窗相照,休照紅樓夜笛。’夢窗云:‘問閶門,自古送春多少。’玉田云:‘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妙語獨立,各不相假借。正不必舉全詞,即此數語,可長留數公天地間”(《詞潔》)。
【總案】 宋亡后,蔣捷到處流浪,處境凄苦,其詞多抒懷鄉之情。然故鄉何處,只有寄思于夢中,夢猶難渡,“瓊瑰暗泣”,身世飄零之苦不言而喻。化作仙鶴歸去,故鄉物是人非。仙境雖好,終難尋覓。滄桑之感、難言之隱盡在其中。夢與現實的交織,把舊日之故鄉與今日之故鄉放在時代的背景中對比,婉曲地展現出詞人有故鄉而回不得的沉痛心情。“勸清光”以下,妙語自然。寧可月光照我孤獨,何堪再聽到《伊州》、《涼州》的邊塞思鄉之曲?業已破碎之心再也經受不住凄涼音符的撞擊,含蓄曲折地表露出詞人的心跡。余音繚繞,余味無窮。
上一篇:王沂孫《瑣窗寒春思》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瑞鶴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