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終南龍池寺》唐山水詩鑒賞
孟郊
飛鳥不到處,僧房終南巔。
龍在水長碧,雨開山更鮮。
步出白日上,坐依青溪邊。
地寒松桂短,石險道路偏。
晚磬送歸客,數(shù)聲落遙天。
孟郊是中唐險怪詩派的開派詩人。然而他前期的一些山水詩,詩風并不險怪,相反,卻傳達出一種積極明快的色調。這首詩便是他前期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
詩首聯(lián)寫山寺的位置。在飛鳥不到的終南山的巔頂,屹立著龍池古寺。“龍在水長碧”是虛寫,詩人在溪邊推想,大概是因為龍在水中才使得溪水如此澄澈吧。“雨開山更鮮”是對“雨洗涓涓凈” 的山中雨霽之景的實寫。這里對山中景致的摹寫奠定了全詩輕快活潑的基調。“碧”、“鮮”尤富點染意味。“步出白日上”依然是說山勢之高,以致在古寺外行走的人有在太陽頂上行走的感覺。詩人獨坐在清溪之邊,碧澈的溪水在腳下流淌。地寒而松桂見短,精確傳寫了高寒靜遠的景象,然并不給人以肅殺之感。詩人極目遠眺,終南的疊嶂峰巒拱衛(wèi)著巔頂?shù)纳? 環(huán)視山野,滿山的松樹和桂樹都象是由于地寒而生長得短小了,原本崎嶇的山路因為險石的遮攔而益顯崎嶇幽隱。“晚磬送歸客,數(shù)聲落遙天”可謂極富詩意之筆,增強了全詩的韻致。詩人在這靜謐的氣氛里不覺由日高坐到日落,直到山巔古寺里傳來催歸的晚磬,才戀戀不舍地起身歸去。那磬聲醒心而又滌神,飛越了群山的阻梗,鑲嵌在湛蘭廣闊的天幕上,一聲、兩聲、三聲……全詩洋溢著活潑潑的情趣,雖意在寫靜卻生機盎然,堪與盛唐山水之作相比美。
孟郊“少隱嵩山,稱處士”。后由隱而仕,用世之心很強,生活上亦未遭逢后期那樣的困頓,精神風貌是昂揚向上的。他這時的山水之作正是這種精神風貌的直接反映。
上一篇:孔稚圭《游太平山》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崔道融《溪上遇雨》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