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①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注釋】 ①謝:辭謝,凋謝。②胭脂淚:女人的眼淚。此句從杜甫《曲江對雨》“林花著雨胭脂濕”化出。
【譯文】 林花凋謝,失去了春天的艷紅,未免過于匆匆。無奈摧殘她的,有那朝來的寒雨和晚來的風。
風雨中的殘花,像女子臉帶胭脂把淚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時才能重逢?人生長恨,自像那流水長向東。
【集評】 清·譚獻:“前半闋濡染大筆”。(譚評《詞辨》卷二)
近代·俞陛云:“后主為樊若水所賣,舉國與人。詞借傷春為喻,恨風雨之摧花,猶逆臣之誤國,迨魁柄一失,如水之東流,安能挽滄海尾閭、復鼓回瀾之力耶?”(《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近代·王國維:“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人間詞話》)
現代·唐圭璋 :“以水之必然長東,喻人之必然長恨,語最深刻。‘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悶之義蘊。此與‘此外不堪行’,‘腸斷更無疑’諸語,皆以重筆收束,沈哀入骨”(《唐宋詞簡釋》)
加拿大·葉嘉瑩:“王國維《人間詞話》稱李后主‘儼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蓋即指此一類作品而言者也。然而李煜在詞中雖曾寫出全人類共有之悲哀,但其所表現之人生,卻實在并不出于理性之觀察,而全出于深情之直覺的體認。即如此詞中所敘寫的由林花紅落而引發的一切有生之物的苦難無常之哀感,李煜之所以體認及此,即全由于其自身所經歷過的一段破國亡家之慘痛的遭遇,而并非由于理性之思索與觀察。”(《靈溪詞說》)
【總案】 此詞傷春、感慨人生,情調凄婉,為后主入宋后所作。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揭示題旨。“人生長恨”一“長”字,概括了許許多多時,許許多多事,有失去家國的悲痛,也有由人主降為賤虜的恥辱;既長恨身世之悲,又長恨往事、時光的不可重來。而長恨又如“水長東”,水長流東去不休,則長恨亦不休。一句疊用兩“長”字,其長無比,其長無限。而這一感嘆人生的抒情句,又具有較普遍的意義,它已遠遠超出后主自身經歷的范疇。鮮明的藝術形象高度概括了人們在人生道路上有過這樣或那樣怨恨的共同體驗,簡潔地道出他人想說卻說不出或說不清的感受,故爾王國維稱后主“儼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這支傷春而自傷的小曲,意象鮮明,明白如話,情韻悠長。先落筆花事,次花人合寫,末獨寫人生。由傷花而自傷身世,又由自傷身世概括出較有普遍意義的“人生長恨”,越寫越深,越寫越新警,越寫越有味,一往奔放,淋漓盡致。古往今來,此詞曾引起多少讀者的共鳴,足見其永久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鹿虔扆《臨江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姜夔《八歸湘中送胡德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