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臨江仙①·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浀眯√O初見③,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④。
①臨江仙,詞牌名。 ?、诖汉?,春日離別的情思。卻來,又來?! 、坌√O,晏幾道朋友家歌女的名字?! 、懿试疲@里指小蘋。
詞之上片寫“春恨”,下片寫相思。全詞在懷人的同時,也抒發(fā)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兩句,寫午夜夢回,只見四周的樓臺已閉門深鎖;宿酒方醒,那重重的簾幕正低垂到地。詞人獨處一室,在寂靜的闌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獨與空虛,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這種空寂,正是詞人內(nèi)心世界的反映。第三句轉(zhuǎn)入追憶。“去年”二字,點明這春恨的由來已非一朝一夕的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奥浠ā薄拔⒂辍?,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征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后酒醒時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構(gòu)成一個凄艷絕倫的意境。
過片寫比“去年”更為遙遠的回憶,是詞人“夢”中所歷,也是“春恨”的緣由。小蘋是他筆下的一個天真爛漫、嬌美可人的少女。本詞中特標出“初見”二字,用意尤深。夢后酒醒,首先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見時的形象,當(dāng)時她“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她穿著薄羅衫子,上面繡有雙重的“心”字。此處的“兩重心字”,還暗示著兩人一見鐘情,日后心心相印。“琵琶”句,既寫出小蘋樂技之高,也寫出兩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許已經(jīng)無語心許了。結(jié)拍兩句不再寫兩人的相會、幽歡,轉(zhuǎn)而寫別后的思憶。結(jié)兩句因明月興感,與首句“夢后”相應(yīng)。如今之明月,猶當(dāng)時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懷,已大異于當(dāng)時了。
這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在內(nèi)容上,它寫的是小山詞中最習(xí)見的題材——對過去歡樂生活的追憶,并寓有“微痛纖悲”的身世之感;在藝術(shù)上,它表現(xiàn)了小山詞特有的深婉沉著的風(fēng)格。
彩云的意象: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又,白居易《簡簡吟》:“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辈试?,借以指美麗而薄命的女子,其取義仍從《高唐賦》“旦為朝云”來。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臨川(江西撫州市)人,晏殊第七個兒子。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貧困。他的詞既繼承了花間的精雕細琢、用色濃艷的特點,又受南唐白描影響。多寫愛情、離別之作,帶有感傷情調(diào)。著有《小山詞》,存詞260首。代表作品:《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等。
●臨江仙,雙調(diào)小令,唐教坊曲。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
●黃庭堅總結(jié)晏幾道有“四癡”:“叔原,固人英也。其癡亦自絕人……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而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p>
●宋代父子能詞的不少,但父子俱為大家的卻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勝其父。他身為富貴公子,卻一生潦倒,原因就是因為太“癡”了。馮煦曾說過:“淮海(秦觀)、小山(晏幾道),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p>
“傷心人者”自有傷心事,傷心事又很難忘卻,再傷心時又值得玩味,于是筆下流出不盡的感傷詞,于是在讀者心理建立了“傷心人”的形象。
臨江仙
晏幾道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fēng)。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魉汶S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此詞系作者為思念一個自己曾經(jīng)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全詞寫情婉轉(zhuǎn)而含蓄。起首一句,寫有一天女子同別的姑娘在階前斗草的時候,詞人第一次看見了她。斗草,據(jù)《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穿針樓上曾逢”,轉(zhuǎn)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在樓上對著牛郎織女雙星穿針,以為乞巧。“羅裙香露玉釵風(fēng)”以下三句,是補敘兩次見面時她的情態(tài)?!办n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靚妝才罷,新畫的眉間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臉上不禁泛起了嬌紅。過片“流水”一聯(lián)說隨著時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結(jié)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們的歡聚,可惜不能長久?!靶性平K與誰同”,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典故,說她像傳說中的神女那樣,不知又飄向何處,依附誰人了。“酒醒長恨錦屏空”,因為她像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在夢里相尋了。“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在春雨飛花中,他獨自跋山涉水,到處尋找那女子。盡管這是在夢里,他仍然希望能夠找到她。此處以夢境相尋表現(xiàn)了詞人對自己深愛過的女子深沉的愛戀和思念。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上一篇:宋詞《臨江仙·劉一止》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八聲甘州·柳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