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①澹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②
【注釋】 ①漠漠:廣漠而無聲貌。《荀子·解蔽》:“聽漠漠而以為哅哅”。楊倞注:“漠漠,無聲也。”唐·韓愈《同水部張員外曲江春游》詩:“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曉陰句:無賴,無聊,憎恨之詞。梁·徐陵《烏棲曲》:“唯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窮秋,晚秋。南朝宋·鮑照《代白纻曲》:“窮秋九月荷葉黃,北風驅雁天雨霜。”②寶簾句:南唐·李璟《捧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譯文】 彌漫在廣闊空間的輕寒漸漸侵入小樓,一大早就陰霾不開恍似深秋。畫屏上的淡煙流水把室內烘托得分外清幽。自由自在的飛花象縹緲的夢幻,無邊無際的絲雨似纖細的憂愁。珍珠簾兒靜靜地掛在那小小的銀鉤。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奪南唐席。”(《古今詞統》)明·闕名:“‘窮秋’句,鄙!錢功父曰‘佳’,可見功父于此道茫然。后疊精研,奪南唐席。”(《續編草堂詩余》)
清·陳廷焯:“宛轉幽怨,溫韋嫡派。”(《詞則·大雅集》卷二)
近代·梁啟超:“(‘自在’一聯)奇語。”(梁令嫻《藝蘅館詞選》乙卷引)
近代·王國維:“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人間詞話》)
近代·俞陛云:“清婉而有馀韻,是其擅長處。此調凡五首,此首最勝。”(《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現代·唐圭璋:“此首,景中見情,輕靈異常。上片起言登樓,次怨曉陰,未述幽境。下片兩對句,寫花輕雨細,境更微妙。‘寶簾’一句,喚醒全篇。蓋有此一句,則簾外之愁境及簾內之愁人,皆分明矣。”(《唐宋詞簡釋》)
【總案】 此詞特點在于將自然與藝術巧妙媾合,似在社會現實中另建一優美世界,令人神游其中,流連忘返。詞中雖未正面刻劃人物,而是通過渲染氣氛,透露人物之情緒,令人感到其人宛在。今人沈祖棻釋過片之奇云:“第一,‘飛花’和‘夢’,‘絲雨’和‘愁’,本來不相類似,無從類比。但詞人卻發現了它們之間有“輕”和“細”這兩個共同點,就將四樣原來毫不相干的東西聯成兩組,構成了既恰當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難以捉摸的事物。……但詞人在這里卻反其道而行之。”(《宋詞賞析》)分析極為透辟,可以參看。
上一篇:蘇軾《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