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這是一首富于哲理性的詠物詩。古人認為,天是造物者,是主宰一切、造化萬物的。《論語·陽貨》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造物無言卻有情”,看來是從此語演化而來。但詩人在這里并不是在談哲學家天地造物的命題,而是熱情地贊美哺育萬物的天地自然,寒冬過后,春意盎然,“每于寒盡覺春生”,天地自然總是給予人們春的希望。詩從天地造物引起,從四季運行、萬物生長中探求春的信息,濃烈的人生哲理也就形象地隱寓其中。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這二句寫了春的風姿,而中心是寫人們對春的期待。萬紫千紅,指春天百花盛開,爭妍斗艷的盛況。宋人朱熹曾有“等閑省識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佳句。寒冬過后,潤物無聲,天地自然早已安排就緒,只等待著第一聲春雷,萬紫千紅的春天就要熱熱鬧鬧地來到人間。張維屏生活的時代,已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期,封建社會的煊赫聲威,早已黯然失色,已經走到了它的歷史的盡頭。這時期很多詩人寫詩為文,喜歡以“風雷”預示新的追求,新的希望。龔自珍說“九州生氣恃風雷”(《己亥雜詩》),魏源說“何不借風雷,一壯天地顏”(《北上雜詩》),連曾國藩的詩也有“風雷”的呼喚,“風雷”成了嘉道時期人們棄舊圖新的理想追求的化身。張維屏在詩中,期待、呼喚新雷,同樣是召喚新時代的熱切呼聲。這首詩在藝術上也是上乘之作,用語淺白,寓意深邃,寓哲理于景物之中,詩人的思緒,時代的召喚,盡在短短的詩句中體現。
上一篇:袁枚《山行雜詠(六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龔自珍《歌筵有乞書扇者》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