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西二首
(宋)王安石
其一
隴東流水向東流,不肯相隨過隴頭。
只有明月西海上①,伴人征戍替人愁。
其二
隴西流水向西流,自古相傳到此愁。
添卻征人無限淚,怪來嗚咽已千秋②。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進士。初知鄞縣(今浙江寧波市),有政聲。他目睹時弊,曾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宋神宗既位,以知制誥江寧府,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二年(1069年)擢升參知政事,前后兩度為相。其執政期間,曾積極推行變法,由于保守派反對,成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文。王安石在文學上成就突出,詩文俱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集》《臨川先生歌曲》。
【詞語簡注】
①西海:即青海湖,古稱“西海”,在今青海省。
②怪來:怪不得出來的意思。
【內容簡析】
《隴東西》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寫的有關六盤山風光的兩首著名詩作。
《隴東西》第一首主要寫六盤山東邊的流水景觀。“隴東流水向東流”一句,主要描述六盤山東側的流水,向東流淌,一泄如注。第二句“不肯相隨過隴頭”寫隴東之水流向既定,就不肯隨行人一起越過六盤山頭向西而行,在此,詩人將隴東流水擬人化,賦予其鮮明的個性。第三、四句,寫不肯西去的隴東流水,只是在明月升起于西海之上時,陪伴著在西北邊地的征夫們一起隨月征戍,替征人憂愁。在這里,詩人似乎將隴東流水在擬人化的同時比喻成留守內地的征人妻子,給全詩平添了無限的想象天地。
《隴東西》第二首主要寫六盤山西邊的流水景致。與寫隴東流水不同,詩人在寫隴西流水時,主要采用白描手法。第一句描述了隴西流水向西流的情狀,第二句描述這隴西流水,相傳從古到今來到這里的征人都會生出憂愁。第三句描寫隴西流水中,不知添進了古往今來多少征人的淚水,所以才會出現第四句“怪來嗚咽已千秋”,即怪不得自古以來嗚咽如泣,聲傳千年。全詩不像第一首那樣充滿主觀情感,而是以純粹的白描手法,形象地表現了六盤山水分流東西,幽咽千年使人愁的情景,同樣給讀者留下了幽遠的審美感受。
上一篇:(唐)馬戴《隴上獨望》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明)徐禎卿《隴頭流水》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