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珝《五言詩·江行無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錢 珝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云霧窟,猶有六朝僧。
【原詩今譯】
廬山很近了,但隔阻著苦雨凄風,
秀美的廬山喲,你可望而不可登。
我真疑那山頂上云遮霧擋的小屋,
而今是否還住著六朝的野道名僧。
【鑒賞提示】
從詩題可以看出,寫此詩時作者人在舟中,途經廬山,心向往之,但被風雨所阻,空懷高山仰止之情而不能作一登臨,惆悵之余,暗暗流露出懼怕仕途險惡,企望歸隱山中的心情。
起句“咫尺”二字寫廬山近在眼前,是實景,也流露了見到向往已久的廬山之欣喜之情。下面三字一轉,從喜轉入“愁”,這個“愁”有兩層含義:一是寫作者不能登臨廬山的遺憾惆悵之愁,二是由于作者主觀感情的外化,使自然界的風雨也涂抹上凄苦的色彩。第二句“匡廬”即廬山,這句使上句的“愁”有所歸,并以“不可”二字更深一層渲染了失望之情。既不能登,那只能作舟中之遠望了,可是,極目望去,廬山云遮霧繞,難識面目,望而無所見,惆悵又深一層。無可奈何,作者只好神游其間,空作想象:你看那山嵐霧氣多像飄忽的白云,它給秀美的廬山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身入其境定然飄飄欲仙;在那危峰上、石洞中,一定隱居著古代的高僧吧?最后一句中的“六朝僧”并非特指,“僧”冠以“六朝”,是因為六朝佛教大興,寺院極多,杜牧就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詩句。這里泛指古代的高僧。
這是一首遠望廬山的小詩,偉大詩人杜甫有一首遠望泰山的詩——《望岳》,這兩首詩立足點相同,感情卻迥異。杜甫在詩中表現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種昂揚向上的盛唐氣象,而錢珝卻表現的是歸隱山中、修道登仙的消極思想和凄苦心情。杜甫筆下的景物色彩明朗,豁人眼目,蕩人肺腑,錢珝筆下的景物模糊苦澀,令人壓抑,使人嘆息。也許有人會說,錢珝雖曾有過貶謫的生活,可是杜甫一生更加顛沛潦倒,因此,我們說,詩人的這種感情上的差異,除其本身的原因外,還折射著時代的投影。
上一篇:趙嘏《七言詩·江樓感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颋《五言詩·汾上驚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