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稷
駐馬渡頭
大別山頭漢口前,吳王磯下沔城邊。
立殘秋水隔灘鷺,噪落夕陽何處蟬?
赤壁冷煙銷魏卒,黃州淡月照坡仙。
英雄瀟灑名俱在,我愛狂吟不愧天。
作者簡介 陳益稷(1253—1329年),祖籍福建,生于升龍(今河內(nèi))。安南(今越南)陳朝開國君主陳太宗第五子,1268年陳朝封其為昭國王。1284年至1288年,元朝與安南多次發(fā)生戰(zhàn)爭。戰(zhàn)爭伊始,陳益稷即向元世祖忽必烈之子、鎮(zhèn)南王脫歡投誠,脫歡亦打算勝利之后以陳益稷為安南國王。1288年元軍在白藤江之戰(zhàn)失利后退出安南,陳益稷隨之遷往鄂州(今武昌),擔(dān)任湖廣行省平章政事(從一品,掌管財政、軍事、行政),累進(jìn)金紫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在鄂四十年,終老于斯。此詩是作者駐馬漢水入長江的漢陽渡口時所作。
簡析 作者駐馬漢水入長江的渡口,觀賞江灘上的鷺立,聆聽黃昏中的蟬鳴,繼而放眼滔滔長江,眼前浮現(xiàn)三國時期赤壁之戰(zhàn)的壯烈場景;耳旁回響起蘇東坡的華麗詩章。對比前人之文采武功,他陶醉于吟詩作賦,以為也無愧于天地。此詩視野廣闊,境界宏大,詞語清新簡練。
上一篇:陳獨(dú)秀《致歐陽竟無詩柬》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鮑泉《江中望月詩》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