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五言詩·春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原詩今譯】
春夜里睡覺竟不知道天亮,
清晨醒來處處是鳥兒歌唱。
昨夜晚雨疏風驟聲聲入耳,
萬紫千紅的花呀你可無恙?
【鑒賞提示】
這首小詩寫春日景物以及作者酣睡初醒時的瞬間感受。全詩語言雖明白如話,但卻情韻悠長,含蘊無盡。
“春眠不覺曉”,首句破題,寫出詩人從長夜酣睡狀態中初醒時朦朧惺忪的感覺。古代貴族之家講究“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既昏便息,關鎖門戶”,但我們的詩人卻睡到大天亮仍未起床。也許他昨天晚上與友人痛飲狂歡,秉燭夜游;也許他挑燈展卷,讀書至快意會心處,于是欣然忘睡。所以直到天大亮了,窗外的鳥聲聒耳,才慵懶地醒過來了??梢钥闯鲞@是一個落拓灑脫、不拘小節的逸士。
第二、三句寫侵晨的啁啾鳥鳴和夜來恍惚之中的瀟瀟風雨,“處處聞”是此時此刻所感知到的,是實境,“夜來”是想象之詞,是對昨夜的追想和回顧,是虛景。虛實相生,遠近相和,構成了一個美妙而又縹緲的音樂世界?!盎渲嗌佟币痪洌瑒t是詩人對花開花落變動不居的動悟。世人多按“惜春” 索解此句及全篇,殊不知這只是字面意,未獲作品主旨。反復誦讀、仔細揣摩全詩的語氣,可以發現,作者說“知多少”,并非困惑的疑問,也不是故作傷感的矯揉造作,而是對宇宙自然的一種審美解悟,是一種無所關心的關心,無所滿足的滿足。若作“惜春”解,則不過是十八歲少年女兒賦詩強說愁的一種“移情作用”,未免淺薄。且前面既贊美萬紫千紅、鶯歌燕語的爛漫春色,而此句又寫風吹雨打、百花零落,似乎也不合情理。知春之不能久駐,花開花落正是自然運行更替的生命情感節奏,這才是詩人的主旨。
這首詩題為 “春曉”,但全篇并沒有正面去渲染描繪春天的青山綠水紅花,而是抓住了酣睡初醒時朦朧惺忪的感覺,由聽覺引發想象,通篇猜境。詩人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大自然的律動里,領略戶外活潑跳躍的機趣,在人世煩擾之余,獲得片刻的滿足和解脫。寥寥二十字,不僅帶出了春雨、春風、春花、春鳥,而且直攝春之魂魄。明人唐汝詢說:“如此等語,非妙悟不能道?!?《唐詩解》)正點破此詩的主旨。
上一篇:程顥《七言詩·春日偶成》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駕《七言詩·春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