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五言詩·贈喬侍御》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陳子昂
漢庭榮巧宦,云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 白首為誰雄?
【原詩今譯】
那漢朝廷給佞臣、巧宦無比的寵榮,
功臣閣卻沒有戍邊立功將帥的姓名。
威名遠震的驄馬使每每得不到升遷,
唉,頭發都白了,一片雄心為誰用?
【鑒賞提示】
這是一首酬贈詩。喬侍御名知之,侍御是他的官職名稱。武則天時,喬知之曾攝侍御史(攝是代理之意),監護唐朝在西北邊防上的一支軍隊。他是陳子昂的好朋友。
朋友之間相互酬贈,酬贈的范圍可以說包羅無限。這首詩是替朋友鳴不平的,因為朋友久久得不到升遷。為什么久不得升遷?是喬知之乏于用世之才嗎?否。首句“漢庭榮巧宦”即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巧宦指作官之善于鉆營投機者。巧言令色,阿諛奉承,看風使舵……這些都是巧宦者必有之本領,正直的臣子卻是不賴此以謀高官的。然而世事顯得多么不公正,越是巧宦,越能得到寵榮。可見喬知之的久不得升遷,不是拙于用世之才而是拙于巧宦。這句也可以說是專指列于朝班、名屬三省的文職官員說的。那么,改轍更途,去邊庭立軍功又如何呢?也不行,第二句“云閣薄邊功”即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即便是你上馬殺賊、下馬草檄,立下了赫赫軍功,然而朝廷依然薄待你,繪圖紀念邊庭有功人員的云閣依舊沒有你的份兒。內不能榮,外不得遷,就把一個正直臣子仕宦之途堵死了。這兩句,詩人是在標榜朋友剛正不阿的品格,寄予了滿腔同情;又是在批判世事的不公道,鋒芒是指向最高當政者的。
后兩句直接抒發感慨,“驄馬使”用東漢桓典事。桓典為侍御使, 剛直無私,權貴畏避,他常驄馬,所以京師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使。”此處代指侍御使。“為誰雄”謂空有雄才大略而不為世所用。末句用反詰語氣,似乎是在責備喬知之的“愚”和不諳世事——頭發都白了,你還在那里空逞什么能啊! 朋友之間的親密無間、同情化為激憤,語氣上要比一般的敘述語氣強烈得多。
此詩寫法上最值得注意的是以史言事。首句“漢庭”明標漢代,次句“云閣”也是漢代才有,第三句“驄馬使”繼續用漢人典故。以漢代唐是唐詩人通例,然而如本首,短短的五絕中接二連三地用漢事卻不多見。喬知之最后為武承嗣(武則天侄)誣陷所殺,事因是為了一個絕色舞女窈娘,關于他立朝行事的記載卻不多。陳子昂在武后朝,敢于直言極諫、批評朝弊,然而位不過右拾遺。這首詩既因朋友遭遇而發,未嘗沒有他自己的一腔幽憤。這是我們讀此詩時應當注意的第二點。
上一篇:張說《五言詩·蜀道后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軾《七言詩·贈劉景文》原文|譯文|注釋|賞析